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非遗刺绣与数字捕捉技术的创新之旅

陕西科技大学 2024-07-24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刘海涛)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深入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响应社会实践活动通知,陕西科技大学“绣光数影,织梦遗韵”社会实践团积极行动,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实验室主任曹新强、阿尔斯特学院辅导员周富宇的带领下,踏上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程。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608

西安曲江王玉娥家中

7月14日,“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走进大荔刺绣技艺省级传承人王玉娥老师的世界,深入了解陕西大荔刺绣的历史与技艺。王玉娥老师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六十多年的生涯凝聚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实践团成员对王玉娥老师进行专访,感受秦绣的韵律和地域文化瑰宝。

7月15日,实践团在西安文景山公园开展“秦韵艺传”实践宣传活动,通过宣讲、展览和刺绣接力挑战等形式,弘扬陕西刺绣非遗文化,提升公众对非遗刺绣文化保护的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07

西安文景山公园宣传活动

7月16日,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高河晓老师,与“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于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展开深入交流。双方共同签订《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河晓老师的作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蕴含深厚文化内涵。他希望将剪纸艺术与延安特色产业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通过与高河晓老师的交流,深刻感受到剪纸艺术的文化脉搏和非遗传承人对乡村振兴的关切,立志宣扬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33

延安艺术文化中心与高河晓

此外,“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在宝鸡市文化馆原馆长王炳智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拜访民间艺术家陈美娥。陇县文化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民间艺术的璀璨,宝鸡市陇县文化馆书记杨秉权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馆内的产品。实践团队不仅用眼睛记录,更亲手体验了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感受匠人对手艺的坚守与热爱。

随后,团队来到了1995年猪邮票图案《金猪拱门》设计者陈美娥的家中。面对传统手工艺面临衰退的挑战,实践团计划建立一个全面的图案数据库,收录传统刺绣纹样,并详细记录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应用场景。同时,他们还计划依托成员设计专业优势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建立刺绣手部动作模型并搭建平台,允许用户在线学习和练习刺绣技艺,再现真实的刺绣过程,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24

实践团在宝鸡陇县

7月17日,实践团前往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参观。在艺术馆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二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被宝鸡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从绚丽多彩的刺绣到简朴的剪纸艺术,从传统泥塑到精细的陶瓷工艺,每一项技艺都让他们流连忘返。他们深入了解了刺绣,剪纸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并对民间社火、西府曲子、威风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随后,实践团来到刘月琴崇雅清舍工坊。民间艺术家刘月琴是金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她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刺绣图案寓意。刘月琴的绣品形式多样、色彩艳丽、做工精致,其主要作品如《百花帐》《虎头枕》《百年好合门帘》《猪头鞋》等,不仅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元素,还体现了传统刺绣的精湛技艺。刘月琴的刺绣项目于2021年12月被金台区政府命名为“金台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多个展览和比赛中获奖。

微信图片_20240722200815

实践团在宝鸡渭滨区、千阳县

实践团深入宝鸡千阳的李惠莲刺绣工坊,亲自参与了五毒布老虎从剪纸、裱布到刺绣图案的制作过程。李惠莲老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市级传承人,她从小学习制作布艺、刺绣,多次参加工艺美术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及制作能力。在李惠莲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制作了布老虎、十二生肖挂件等刺绣文创产品。李惠莲老师嘱托实践团要带动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项技艺,将西秦刺绣传承下去。

“绣光‘数’影,织梦遗韵”社会实践团以亲身实践诠释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担当。他们深知,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立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刘海涛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