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小杨桃大产业—长安大学实践队走进云霄杨桃科技小院

长安大学 2024-07-25 浏览: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7月22日,长安大学赴福建省“科技助农解民生•小院入闽治学问”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云霄杨桃科技小院,调研云霄小小杨桃果在科技小院帮助下如何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与云霄县科协张淑荣和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党委书记蔡劲松进行交流

小院子大能量。福建云霄杨桃科技小院成立于2020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平台。实践团队在云霄县科协张淑荣和下河村党委书记蔡劲松的带领下参观了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展厅,期间蔡劲松从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回信出发,对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发展历程、功能定位与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此外,展厅中还展示了杨桃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包括杨桃加工产品的研发、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

image.png

图为蔡劲松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前往果园

 小杨桃大产业。老树一年产量有多少?价格销量如何?果树维护管理用什么肥料?百年老树下,实践团队成员与蔡劲松书记深入交流,得知在杨桃科技小院专家指导下,一方面通过绿色生态培育方法不断改良品种,实现了果肉更加清甜多汁,年产量达三万多吨经济目标;另一方面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师生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场域效应,不仅促进下河村杨桃产业发展,也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杨桃产业,凭借其在科技助农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河杨桃有了电商和“地标”身份的助力,果农们再也不愁杨桃没销路。

image.png

图为蔡劲松书记在为实践队员们介绍农田中的新科技——驱虫神器。

小实践大突破。“过去,杨桃种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困难、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等。然而,科技小院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们并没有被这些难题吓倒,他们从细微处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小实践。”蔡劲松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百年杨桃种植基地时感慨到。为了解决病虫害问题,小院入驻的研究生团队进行了细致的田间观察和样本分析,尝试了多种绿色防治方法。从引入天敌昆虫到使用生物农药,这些小小的实践举措逐渐取得了显著效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了杨桃的品质和安全。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们与蔡劲松书记和张淑荣老师在小院门前合影留念

在此次团队成员全方位了解了下河杨桃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杨桃系列深加工产品以及调研云霄杨桃科技小院工作成效和运行模式的活动中,福建省漳州电视台也对团队实践内容进行了关注采访并报道。云霄杨桃科技小院,以其有限的空间,发挥出了无限的能量。它不仅让云霄杨桃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闪耀亮点,展现出小院子也能有大作为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刘佳晨 吴子皓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