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2024-07-24 浏览:

长安大学赴云南“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同繁荣”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洱宝

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是集梅子、木瓜、核桃基地建设、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被列为大理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地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秉承“小梅子能促进大团结”的理念,始终紧紧围绕洱源县“绿色食品品牌基地”的定位,以“梅”为媒,以“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创新”的传统模式,与梅乡各族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

2024年7月18日,长安大学赴云南“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同繁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刘泽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探梅果飘香致富路,赏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P1016151.JPG

图1 实践队与李学峰夫妇合影

梅果飘香促团结

公司现在共有员工185人,有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傣族、回族6个民族,各民族员工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峰向实践队介绍道。在李总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梅果成品展、洱宝实业公司发展历史墙、洱宝实业公司扶贫事迹墙、产品生产厂房,深入了解感受了洱宝实业公司为“洱源民族一家亲”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840.jpg

图2 李学峰为实践队介绍洱宝公司

致富路上手拉手

洱宝实业有限公司从2008年便开始了带领梅乡人民致富的工作,近年,为促进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洱宝公司更是每年购买优质杏子树,在挂钩扶贫点乔后镇新坪村委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50亩优质杏子树基地,不仅免费为农户提供树苗,还免费提供种植和管理技术,并与他们签订订单收购协议。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917.jpg

图三 李学峰为实践队介绍洱宝的扶贫业绩 

“今年二月,洱宝公司联合洱源县举办了首届“中国洱源梅花文化节”,通过央视客户端、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大理广播电视台“微赞”直播间直播,通过镜头带着观众打卡梅园古风音乐会、梅园笔会、梅园露营派对,通过直播带货宣传绿色梅果产品,带动了洱源县经济的发展。”李学峰向实践队师生介绍了公司的扶贫举措。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849.jpg

图4 李学峰为实践队介绍洱宝公司产品 

文化路上共繁荣

“我们公司都会举行民族传统技艺比赛——雕梅大赛,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可以凭一己之长来赢得比赛的胜利,这样不仅保证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也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奋斗、共同发展。”李学峰顿了顿,紧接着说道,“现在不仅白族人民会这项技艺,很多汉族或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也愿意学习并传承下去。”随后,实践队员们近距离观摩了雕梅过程,并有幸在雕梅非遗第四代传承人阿丽媛的指导下体验雕梅的工艺,感受雕梅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722153903.jpg

 图5 实践队队员现场学习非遗传承

参观座谈后,实践队代表向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授牌,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李学峰鼓励实践队员们树立远大理想,站稳人民立场,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同时,李经理也作出承诺,自己会以身作则,把梅乡各族群众的心聚在一起,力量聚在一起,在带动各族人民增收致富的路上行稳致远,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洱海源头绚丽绽放。

P1016439.JPG

图6 实践队代表授牌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感慨道:“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的蓬勃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是各民族交流融合、携手致富的亮丽缩影。通过洱宝之旅,实践队师生进一步学习理解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他们纷纷表示,要坚定“五个认同”,以青年力量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长大赴云南实践队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