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青春三下乡|陕西工院学子· 文脉赓续薪火传 非遗探索青年行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08-04 浏览:

为深入了解和传承咸阳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7月15日,信息学院“赓续文脉 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咸阳市群众艺术馆,深入学习了解咸阳地区非遗文化。

111.JPG

图为群艺馆实践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非遗咸阳”泥塑沙盘

咸阳市群艺馆内现存的“非遗咸阳”泥塑沙盘是国内最大的民俗类场景泥塑群雕,以地理为标尺,容纳了咸阳市属的13个市、县、区近70个重点非遗项目,人物造型惟妙惟肖,尽显咸阳文化的厚重深远和传统技艺的非凡魅力。从“秦琼敬德门神传说”到“弦板腔”、“三原老龙”;从“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到“彬县灯山会”,跟随着群艺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们在这里观察到保存完好的千余件咸阳地区非遗展品,每一件展品、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展品,成员们也对咸阳当地的历史及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实践团成员邓璐感叹道:“即便我生活在咸阳,但是这种独特的展示方式,仿佛将咸阳各地的风土人情浓缩在我的眼前,使我对这片土地的多元文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999.jpg

图为群艺馆内咸阳非遗介绍

222.JPG

图为群艺馆工作人员为实践团讲解彬县灯山会

在旬邑彩贴剪纸库淑兰大师的巨幅作品前,实践团成员纷纷驻足,被眼前的巨幅作品所震撼。工作人员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被誉为“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传奇人生,其独特的造型、创造性的色彩运用、拼贴式的创作、与歌谣结合的特点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纯粹的民间传统文化基因,也让成员们对咸阳非遗剪纸有了新的认识。群艺馆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向成员们展示了彬县灯山会全景,成员们纷纷感叹现代技术助力非遗传播的智慧和艺术,表示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jpg

图为群陕西工院实践团代表教师与群艺馆负责人挂牌仪式合影

最后,实践团与咸阳市群艺馆共同建立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本次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领略了咸阳市群众艺术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咸阳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实践团将以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和研究地方非遗文化,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青春力量。

4.jpg

图为“赓续文脉 薪火相传”实践团在咸阳市群艺馆前合影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