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古韵交响,传统文化在支教中焕发新生

长安大学 2024-07-26 浏览: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它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并未沉寂,反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长安大学春晖行动协会“慧播兴乡村·渭梦共繁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落良村开展一系列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它们以新颖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唤醒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让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活力。

吟一首诗探前人风骨;歌一阙词情满唇齿心间;明一则事见前朝繁华。狸奴轻呼,走过千年岁月。“大家知道在宋朝的时候,要怎么样去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猫吗?”一句发问,实践队员张永琪带领孩子们走进宋朝的天地,学习从给猫妈妈送礼到赠与纳猫契迎小猫的步骤,好似走进的宋朝的那片天地,走进宋朝最大的猫奴——爱国诗人陆游的身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走进支教队伍的语文课里,孩子们尝了一口李白洒脱润喉的清酒,淡淡回甘,在课堂上,孩子们清澈的目光追随老师,沉醉这“谪仙人”打造的梦境里,享受着课堂的每一刻。旧识新绿,传统文化的火把递到落良村里这些孩子手中,实践队不断创新上课模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语文,在体验中热爱文化,在实践中走进传统。古老的种子终将播撒在新生的土地上,迎来碧树华盖。

微信图片_20240725210917.jpg

语文课照

挟华夏古韵,逐来日浪潮。扎染,作为昔日重要的制衣方式,在2006年成功申遗,而实践队的队员们,决定让落良村的孩子们一起学习这项非遗手艺。孩子们稚嫩的手中拿着洁白的绢布,伴着实践队员陈思雨同学的讲解,讲手中的绢布旋转、折叠,用丝线一圈圈缠绕,用珠子和雪糕棒夹住绢布,教室里艺术与思想的碰撞,擦出各式精美作品的火花。当绑好的绢布放入靛蓝的颜料中时,他们眼中充满了期待,等待着最终的成果。当剪刀剥去丝线,手中的绢布如同一朵巨大的牡丹花,绽开最绚丽的图案,一方靛蓝,踏着白色斑驳,氤氲出天蓝、碧蓝,晕开一个个非遗传承的希望。“老师,我喜欢这堂课,我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学过这个。”一个孩子悄悄附在实践队员耳边轻声说。扎染,是丝线与绢布之间的缠绕,是简单的靛蓝染料与复杂的审美构思之间的结合,是在今日时代对非遗的重视下“蓝田日暖”后的“玉生烟”。以扎染为舟,载起孩子们对传统与非遗的爱。

微信图片_20240725210935.jpg

        扎染作品照 

 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珍贵与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这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瑰宝的珍视与发扬。当实践队深入那静谧深山中的小山村,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它定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苏醒,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伟大复兴撑起一片天空。

责任编辑:渭梦共繁荣
相关文章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学子前往兰州开展社会实践

西京学院行健书院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 红色烽火·党史传承 近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红色烽火,党史传承”实践团队员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兰州红色党史学习之旅,以实际行动探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金城兰州留下了深刻的青春印记。 实践团抵达兰州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学企管安全之策,传乡居防护之道——材料工程学院“三

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黄花集团,与企业负责人何小强厂长深入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在企业周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相结合,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图为团队成员到访企业合照。秦佳雨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材料工程学院“秦创原·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

7月14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樊晓莹和李思敏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秦创原总部大厦人才大市场,开展了一场以“解码陕西工业密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交流,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秦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光影传承匠心,青春赋能乡村——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

7月19日,盛夏的华州,阳光铺洒在古朴的街道上,“秦创原赋能成长”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此集结,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奔赴一场与华州皮影的深度之约。此行,我们不仅要触摸这项非遗艺术的温度,更要用行动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团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匠心守艺 青春赋能——材料学子探访非遗大师何万昌的

当马勺脸谱的浓烈色彩遇上凤翔泥塑的质朴线条,会碰撞出怎样的文化火花?7月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宝鸡凤翔,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双料传承人何万昌,解码传统工艺的质量基因,记录非遗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