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国家重点工作,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响应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号召,2024年7月22日,长安大学“助力北贝村建设宜居宜产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队携手FORWARD骑行社第二次启程,延续上一年实践成果,从西安启程出发到达北贝村,开始实践。
7月22日,队员们从学校出发,沿渭河河提路,骑行约九小时,于下午6点到达北贝村,到达基地后,整理好装备和行李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村民家了解初步情况。
(学校骑行出发)
基于23年的社会实践,团队发现助力北贝村建设宜居宜产新农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实践团队接续努力了,基于此将北贝村设为长安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3日早,指导教师同队员们来到北贝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共同见证下举行长安大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仪式荣幸邀请到我校退休干部王振山老师(邻村)为仪式致辞,王振山老师表示,感谢北贝村能够参与学院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携手共育提升学生的实践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共同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要求及社会需要的优秀应届生。杨荔平老师宣读了实践团队名单,并向各村干部详细介绍了长安大学各位学生的专业特色、个人优势等,以促进与村庄在改善基础环境、提高村民意识等方面更深度的合作。
乡镇领导对参加仪式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会上村干部和实践队讨论了团队未来在村内宣传垃圾分类和水资源节约的活动。村干部向我们介绍了北贝村村内基础设施较差,饮水、排水、垃圾处理落后,急需改善和陕西水资源紧张,节水任务之重的现状,希望我们能宣传环保理念,引导村民形成节水意识,提出走访各家贴海报做宣传的建议。
在会上,我们了解了北贝村过去几年的良好发展和目前所需要的解决的问题,了解了北贝村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实践团队对乡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接着,我们展示了实践团队去年在村内做出的成果:道路测绘,对村子进行扫描,建立了3d建模。无人机航拍俯视图。以及对村内人口居住记录和古建筑初步留存记录,获得了各村干部的高度认可。
午饭过后实践队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种植区。由于六七月处于冬枣收获季,村民们忙于采摘作物,进行售卖,新建的坑棚无人看管,导致杂草泛滥,新栽的枣树无法正常生长。在了解完田间各种要求后,实践队员开始帮助村民拔除坑棚内的杂草。
除草过程中,实践队通过聊天方式了解北贝村的产业情况、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构成等基本情况:北贝村民收入依靠出售冬枣、李子、桃子等水果,家庭年收入在十到二十万元,个别村民年景好时家庭收入甚至达五十万,村民收入较好,年底可以有所结余。
未来几天,针对会上提出的问题,实践队将向北贝村宣传环保理念,举办垃圾分类和水资源节约的活动,引导村民形成节水意识。
编辑:田源、谭展航
通讯:张世纪
审核:杨荔平
近日,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西安“入党积极分子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积极投身于一系列聚焦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躬行再到精神领悟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队员们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刻感悟优良作风的真谛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赴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
202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4分之1实践小分队” 针对Labubu潮玩的火爆现象展开问卷调研,揭开了这一亚文化符号背后的消费逻辑与经济特征。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辅导员王凯指导下,深入白河县月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作为院级普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促进”主题,
2025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青槐致远队奔赴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开启了一场以“支教润童心,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支由9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