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的七月十一日,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前往西安事变纪念馆的征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学习,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让青年学子在亲身感受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清晨,阳光初照,团队成员们整装待发,带着对历史的无限好奇与向往,乘坐大巴车缓缓驶向目的地。一路上,大家热烈讨论着对西安事变的初步印象,空气中弥漫着求知与期待的气息。
抵达西安事变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大门,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引领我们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缓缓步入展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生动再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兵谏,促成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壮举。
张学良办公室
张学良起居室
在讲解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凝视,被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吸引。特别是当讲解员讲述到周恩来先生赴西安谈判,促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细节时,大家更是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辈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瞻仰张学良将军雕像
观看相关文件
参观结束后,团队还组织了座谈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有的同学表示,这次参观让他深刻理解了和平与团结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则感慨于先辈们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还有的同学立志要将这份历史记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合影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同学们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青年学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结语】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的“三下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但西安事变纪念馆留给我们的震撼与启迪将永远镌刻在心。让我们带着这份宝贵的记忆继续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近日, 西安邮电大学赴陕西西安“入党积极分子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积极投身于一系列聚焦作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活动形式丰富多元, 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躬行再到精神领悟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队员们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刻感悟优良作风的真谛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西北大学“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赴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导读: 2025年7月25日至8月1日,西北大学法学院“延河星火,青春纪行”队走进延安,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前往延安
2025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44分之1实践小分队” 针对Labubu潮玩的火爆现象展开问卷调研,揭开了这一亚文化符号背后的消费逻辑与经济特征。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在辅导员王凯指导下,深入白河县月镇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作为院级普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促进”主题,
2025年7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青槐致远队奔赴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开启了一场以“支教润童心,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支由9名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知识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