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樊宇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调研,在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干部群众围坐在火塘边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2024年7月24日,长安大学“‘川’越‘渭’来·赋能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三河村,参观学习三河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团结凝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在三河村旧址合影
从西昌市出发,实践队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约70公里,翻越云雾缭绕的山头,来到了三河村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泥土垒成的院墙和房屋,一道道裂缝勾勒出千百年来村寨人们生活的不易。在村民吉好也求的原住处,墙上的照片将队员们带回了习近平总书记六年前在这里亲切地同村民拉家常、聆听吉好有果唱《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温馨场景。在节列俄阿木的老家,实践队员们围坐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话语,交流心得感悟。“江河流不尽,知识学不完”洛古次火家外墙上用彝语和汉语写的标语在实践队员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奋进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观摩学习三河村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队员讨论观摩感悟
如今的三河村已然旧貌换新颜,走进新村定居点,宽敞明亮的街道、富有彝族特色的民宿,家家门前有菜地,户户门口有鲜花,好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三河村之后,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在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之外,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富向实践队师生介绍道。走进村史馆,实践队师生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进一步学习感悟了三河村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图为村书记为实践团队讲解新村建设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村史馆
在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偶遇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实践队,他们正在教村里孩子们诗词和音乐,利用课间时间,实践队与孩子们一起交流。“习爷爷来过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化好大!现在的路很好走,住得舒服暖和,生病了爸爸会带我去卫生室。我以后想当兵,保家卫国!”孩子们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实践队员。课程结束后,两支实践队就在三河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亲切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发放小礼物

图为两校实践队与村干部合影留念
“共产党瓦吉瓦,习总书记卡沙沙”既是村子里最为显著的标语,也是实践队成员在村民们口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六年过去了,火塘温暖依旧,彝寨气象一新。此次三河村之旅更加坚定了实践队员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他们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练就过硬本领,让科技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挺膺担当。
图为实践团队在三河村新村门口合影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