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4年7月26日,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追寻红色记忆 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参观调研。
![]()
实践队伍在白公馆前合影
下午2点,实践队来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治法三村63号的白公馆。重庆白公馆建于抗战时期,最初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花重金将其买下,改造为阴森恐怖的监狱,用于关押革命者。许多抗日爱国志士被关押在白公馆,他们曾在这里遭受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用鲜血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实践队员邹天祥对重庆“11.27”大屠杀的历史进行了讲解,他提到解放前夕,国民党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规模屠杀,300余名革命者惨死在狱中。队员们纷纷表示内心受到很大触动,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红岩精神。
![]()
实践队员邹天祥讲解白公馆历史
实践队员来到了“小萝卜头”雕像面前,“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八个月大时就和父母被关进了这座“地狱”,一生就在这小小的监狱中度过,在监狱里长大的“小萝卜头”没有放弃学习,哪怕条件再艰苦,他依旧学习知识,被红岩革命精神感染,在那个时候的白公馆总是能看见他在一间间牢房间传递讯息,在解放前夕,年仅八岁的小萝卜头被特务残忍杀害。实践队员深感敬畏和震撼,并为小革命烈士献上鲜花。
![]()
实践队员为“小萝卜头”献花
下午4点,实践队来到了渣滓洞。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关押大量革命者。渣滓洞虽然历经岁月侵蚀,但依然保留着许多革命时期的原貌。实践队参观了渣滓洞的各个牢房和审讯室,牢房的狭小、阴暗和简陋的条件直观地展示了当时革命者所面临的艰苦环境。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无不被革命先烈们这种为了迎接胜利,建设新中国而相互鼓励、坚持不懈、誓死保卫党的精神深深打动与鼓舞。
![]()
实践队伍在渣滓洞参观
通过这次参观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历史遗址不仅见证了党的艰辛探索、奋斗与牺牲,也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不断前行。先烈们是民族的脊梁,新时代青年要铭记他们的崇高品格,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实践队伍在渣滓洞前合影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