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学子:探访苗医文化,探寻传承发展

长安大学赴四川兴文“非遗传承映 2024-08-27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药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果将中药比作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医药宝库,那苗医则是这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为了解苗医药非遗文化,调研苗医药的振兴方式,长安大学赴四川兴文“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6日前往兴文县苗医体验馆对苗医文化进行了学习与探讨。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讲解员合影

  2020年,兴文苗医药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四川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兴文县苗医体验馆于2022年建设,馆内设有全国仅三家之一的苗医研究所,是目前四川省内最大的苗医单体体验馆。该馆于2023年获批第三批“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里面全面展现了苗医药文化的发展脉络,为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提升全民医药知识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

实践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苗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族医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久远的民族传统药学之一,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氏族部落医药文化、巫医文化和苗族医药文化。苗族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由于战争所迫,苗族在历史上经过多次迁徙,苗医文化是在特定艰苦环境下所凝结的智慧结晶。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苗药标本

随后,实践团成员与讲解员就中医与苗医的区别和联系这一话题展开了探讨与交流。讲解员表示,中医在各阶段发展中积极吸收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发达的体系;而苗医在苗族不断地迁徙中,由于文字的缺失以及外界环境较为封闭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得较为缓慢。目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部分苗医配方能够转化为汉字得以保存,并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通过建设苗医医馆,加大文化宣传,为苗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与途径。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讲解员进行交流讨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领略了苗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意识到了传承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苗医药文化是苗族先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财富,苗医药的传承需要国家扶持政策与新一代的青年的接力相结合,只有共同携手各方,才能更有效的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维护人类健康福祉,推动医学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责任编辑:长大三下乡团队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