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早饭过后,实践队员们沿着一条黄土覆盖的通道,进入种植冬枣的坑棚,穿过暗门,霎时粒粒冬枣映入眼帘:挂在枝丫的冬枣外表圆润饱满,像丰满的绿宝石,它的表皮光滑如绸,在光线的映照下微泛着自然的光泽,闪着迷人的光芒,仿佛在邀请人们前来品尝它的甜美。帮农户摘完枣后,实践队员也体验了一遍冬枣从田地到分拣打包装箱再到向全国各地发货的完整流程。劳动创造财富,实践队通过学习冬枣上市过程感受到了农民在劳动中所体现的坚守与热爱,使得每个实践队员都对农民这个职业更加致以崇高的敬意。
![]()
随着进村实践的深入,实践团队在上一年掌握村中房屋建筑、道路分布、产业机构等村庄基础设施情况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建筑方面,村内建筑新老结合,既有现代化建筑,又保留着关中传统民居“土坯厦房”,更有两者结合形成的交接建筑;在道路方面,上一年实践队发现村庄主干道多年未修缮,已经破碎不堪,夹带着积水的严重情况,今年发现在去年实践队的建议下村子道路已经得到明显改善。
![]()
(去年破旧的道路) (改善后的道路)
同时实践队也有新的发现:在产业结构方面,村民们大多从事农业,少部分选择去镇上打工,主要农业又以种植果树为主,谷物较少。北贝村以冬枣作为主要作物,色泽光鲜而甘甜清香的冬枣是村内经济的重要贡献部分,而桃子、李子等则作为附带经济作物。
![]()
实践期间,测量队员在实践队长谭展航的带领下,开始对北贝村巷道进行测量用以比对前一年实践留下的数据,得出村庄一年的变化。此次测量主要以拍照,使用仪器测量得出的数据,与前一年实践队测量构建的3d地图数据进行对比,得出:2023到2024这一年内北贝村在村庄房屋建筑和道路数据方面变化不大,但是冬枣种植大棚在数量和种类上有显著增加,村民们种植冬枣,将种植冬枣所获得的收入继续投入冬枣种植,形成循环。
![]()
之后,实践队员们在村民桃园内帮助村民埋桃堆肥,同时在采摘桃子的过程中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北贝村相较去年在生活情况(主要聚焦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构成和子女工作方向,家中人员组成方面)上的变化,团队发现:随着近年来冬枣经济的火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村民返回乡村开始种植冬枣;较外出务工,依靠冬枣的种植出售,得到的收入更为丰厚,村民平均每户达十万元;
![]()
然而大部分村民的观念并未随着近年收入的提升而提升,在绿色环保、追求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停留在从前:如部分垃圾在道路随意丢弃,垃圾分类意识模糊,旱厕改水厕的接受程度不高。收入的提高并没有使村民居住的环境得到改善提高,而是趋向于流入县城,其中最普遍的行为是在县城购置房产。
“助力北贝村宜居宜产乡村的发展”不仅是实践队的愿望,需要实践团队的投入,最为主要的是村委干部观念的改变提升而带动影响村民观念意识的改变,这是迫在眉睫、首当其中的第一要事。
经过一天半的了解,在杨荔平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有以下总结:村民收入较好,但村内基础设施较差,村中存在大量污水乱排的现象,饮水、排水、垃圾处理落后,急需改善;村内应该通过牢牢把握种植冬枣的风口,实现村子经济腾飞,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在大荔冬枣的名号下扩大北贝村冬枣的名号,拓展参观与体验冬枣种植项目,实现农旅高度融合。在日后几天,队员们会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走访村民家内宣传垃圾分类节水资源海报的方式,用实际行动给予北贝村帮助,助力北贝村建设,为北贝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