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金沙蓝海卫生态,农光互补促振兴

长安大学 2024-07-30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作为鄂尔多斯市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建设“主战场”的达拉特旗建设“光伏长城”与“绿色长龙”,通过全域系统生态治理,库布其沙漠林草植被覆盖率上升到58.6%,境内裸露沙地面积降至89.5万亩,治理率提高到79.5%。

7月19日,长安大学赴内蒙古“迎风光踏绿‘氢’上阵·图发展‘能’动新篇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宿雨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市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和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聚焦达拉特旗“三北”工程攻坚战和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建设典型作法和先进经验。 


 

image.png

光伏蓝海筑牢绿色长城

来到库布其沙漠中的光伏基地瞭望台上,实践队员亲眼目睹了“骏马”光伏电站,几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绵起伏的光伏板恰似蓝色海洋,金沙蓝海的壮观景象令实践队感受到达拉特旗防沙治沙用沙和生态保护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image.png


“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总建设规模100万千瓦,引进了国家电投、中广核、华能、三峡/阳光电源、正泰等行业领军企业投资建设,目前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度,年节约标煤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65万吨,输出的电主要保障京津冀地区,基地采用‘光伏+生态治理+有机农林+沙漠旅游’模式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达拉特旗能源局讲解员向实践队介绍了达拉特光伏基地的基本情况。

image.png

有机农林助力经济发展

达拉特光伏基地采取“光伏+生态治理+有机农林+沙漠旅游”模式,种植紫穗槐、黄芩、黄芪等经济作物,累计实施生态修复5万亩。不仅如此,在工程实施建设中,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让农牧民参与并获益,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这条绿色长龙不仅锁住了漫漫黄沙的侵袭,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经济收益。

达拉特旗能源局电力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张兵向实践队介绍了基地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场间养殖,发展了红枣、黄芪、紫穗槐等3.6万亩,并发展肉牛养殖1000多头,实现了光伏产业和种植、养殖产业的深度融合。达拉特光伏基地不仅是保护黄河的“生态长城”,也是绿富同兴,惠民利民的“富民长城”。达拉特旗政府统筹一系列措施落实落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到2030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万个,每年人均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生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亿元,切实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治沙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image.png

 

农光互补保卫黄河生态

实践队在参观的过程中还了解到达拉特旗建造的光伏基地位于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作为守护母亲河的光伏长城,该基地利用光伏地桩、光伏板和板下作物阻止沙丘移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基本遏制了沿线黄沙侵入黄河,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骏马”光伏电站是我国新能源领域探索创新的缩影,证明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兼顾经济与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image.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促进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通过本次达拉特之行,实践队深刻体会到光伏发电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力量,在“光伏+农业”的模式下,光伏发电在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重要性正在迅速提高。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应积极支持和推广光伏发电技术,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关注绿色发展动态,积极传播新能源理念,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穆毓蓝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