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7月28日,沿黄涉农高校学子观“大河之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甘肃分队来到景泰县龙湾村,开启了一场实践调研之旅。
龙湾村位于黄河上游的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内,队员们乘坐客车行进在通向龙湾村的“二十二道弯”上,从车内远望,能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象,俯瞰山下,龙湾村静卧,房屋错落有致,庄稼平整如织,大家纷纷感叹好似看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图为实践队与龙湾村村干部合影。王启轩摄
面对面调研听民声。为深入了解龙湾村农户生产生活状况,队员们两人一组走进农户家中开展调研。实践队了解到该村虽然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依托黄河水资源灌溉优势、石林奇特景观及舒适的生态环境,该村发展起苹果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让村民在家门口走出致富路。苹果园、农家乐、观光车等产业遍地开花,羊皮筏子、驴车等特色项目也颇受游客青睐。实践队队员们从中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这里推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最大本钱”。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村民家中进行深入交流。王启轩摄
村干部访谈话新篇。实践队还与村党总支书记陈其筠、监委会主任袁应卿进行了深度座谈。谈及村庄发展规划,村干部表示龙湾村过去几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但近年来,苹果树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苹果产业收益降低。同时由于黑山峡工程的启动,村内建设全部停工。座谈结束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其筠在黄河边为实践队讲了一堂特别的主题团课,她提到:该河段水多沙少,高位供水优势显著,在黄河调水、调沙、调电中具有重要作用,黑山峡工程的实施将更大程度上发挥黄河的战略价值。
图为队员们与村委会干部面对面访谈。王启轩摄
陈列馆参观聆古音。实践队来到黄河石林陈列馆,通过全景沙盘了解到滚滚东流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出现了河水由东向西“倒流”的奇景。而在自然历史文化名胜展厅,实践队对当地的地理形成过程、红色文化传承、治沙防沙措施等印象深刻,厚重的黄河文化跃然心中。展厅还通过许多本地村民用过的老物件,如羊皮筏子、“木辘辘”车等,展现了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坚韧品质和超凡智慧。
图为队员们参观黄河石林陈列馆。王启轩摄
神龙谷探险观奇景。队员们徒步进入峡谷,感受峡谷蜿蜒、千壑竞秀、绝壁凌空、万峰争奇的石林奇观。峡谷内游客们络绎不绝,赶驴车、售卖小商品的村民脸上露出忙碌而满足的神情。队员们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对封存于黄河石林的浩荡历史有了更深的体会。队长刘致远说道:“本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黄河奔腾的气魄与灿烂的文化,感悟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引擎作用。”
接下来,实践队还将前往白银市2县5村开展实践调研,进一步激励成员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自觉倡导生态文明,争当黄河保护治理的生力军,为“让黄河成为一条永远造福中国人民的幸福河”贡献青春力量。
为探索水利工程赋能乡村振兴路径,助力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8月23日,长安大学赴河南三门峡“崤函乡野振兴行·助农兴业青春力”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三门峡大坝开展实践调研,深入挖掘水利工程在灌溉、生态、产业联动等方面对区域发展的赋能路径。 在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鼓励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相结合。8月18日至23日,长安大学赴河南三门峡“崤函乡野振兴行·助农兴业青春力” 暑
2025年8月上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队走进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实践调研。队员们带着专业仪器与农业知识,穿梭于连片的冷棚之间,在番茄间探寻农业生产的奥秘,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冷棚里的“生长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7月22日,长安大学“多彩民族伊犁情·绿电赋能丝路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伊犁开展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红石榴社区参观铸牢中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号召,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量”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趣味授课活动,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知识盛宴。 图 1有趣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