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曾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欢乐的时光。白色幕布后、光影流转中,一出出忠君爱国、赤胆忠肝的英雄传说,一幕幕仁民爱物、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一段段柔肠百转、感人至深的人间佳话,演绎着绵延几千年的中华美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近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访非遗特色,赓续文化传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进行了参观调研,与皮影艺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此次调研意在深入了解皮影文化、传承情况及创新发展情况,以青春之行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在博览园门口合影
在博物馆中,通过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了皮影的发展历史、华州皮影的发展历史、华州皮影与各省皮影的比较特点,以及世界皮影的特色,深刻地感受了皮影的魅力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实践团成员无不为皮影的历史发展和独特魅力感到震撼,也被展馆中一幅幅皮影作品深深吸引,目不转睛,无不赞叹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走进皮影制作工坊,成员们近距离的观看了皮影是怎样从一张牛皮变为精美的艺术品,皮影传承人手中特制的刻刀、雕刻人手指上的老茧、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皮影作品,都充分体现了皮影传承人对皮影艺术的热爱,实践团成员也真切感受到了皮影传承人敬业专注、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皮影传承人正在雕刻皮影作品
实践团成员查看雕刻人手指上的老茧
此次寻访让实践团成员们对皮影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充分感受到了皮影戏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也坚定了大家作为青年大学生为保护非遗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实践团成员表示要将以后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大使,通过学习和宣传皮影艺术,让更多的人爱上这一文化瑰宝。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