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忆往昔峥嵘岁月,续边疆红色精神——长安大学学子在实践中探索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2024-08-04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引导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2024年7月27日至30日,长安大学13名师生先后前往昭苏灯塔“知青馆”、林则徐纪念馆、布力开村进行调研学习,联合伊犁师范大学两校实践团队成立理论宣讲团,成立临时团支部,深入探讨伊犁当地红色精神传承,做到把团日活动开在祖国边疆,将团课讲在基层一线。

微信图片_20240803153928.png

伊犁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和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的合影

铭记革命历史,弘扬爱国担当

高校之间的交流座谈,是一次跨越地域、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的学术盛会。7月27日,实践团队前往伊犁师范大学开展座谈交流,两校实践团队联合成立理论宣讲团,共同推动实践成果理论宣讲“有高度”“接地气”,做到把团日活动开在祖国边疆,将团课讲在基层一线。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提出,社会实践要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向实践队员展示了“望来路,踏新程”红色信使寻访团等一系列特色团队社会实践成果。公路学院团委副书记介绍了实践团队走进大国工程项目一线,用脚步讲好边疆交通发展的实践情况。两校宣讲团以青年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助力推动信仰种子播撒在伊犁大地,让理论宣讲的力量持续发酵。

微信图片_20240803155539.png

伊犁师范大学师生于长安大学师生热烈交流座谈 柏广泽供图

重温红色足迹,传承青春印记

新疆70年代的知青生活,保存在伊犁河谷的一个小县城里,这里不仅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记忆,也呈现着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7月28日,实践团队来到昭苏灯塔“知青馆”。整个展馆以史脉为线索、以图文与实物为依据,全面、清晰、真实地展示当年知青生产生活全过程,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以及知青历史背景介绍,实践队伍了解和感受到了过去那一代人的经历。通过参观灯塔知青馆,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知青们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边疆稳定和地方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体会到了知青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888.png

实践团队在昭苏县知青馆前的合影 李蕴海供图

2222.png

实践团队参观昭苏灯塔“知青馆” 柏广泽供图

弘扬爱国精神,传承报国之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他的胸怀气度、“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他的浩然刚直。7月30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林则徐历官三十多年,始终践行经世报国之志。在林则徐纪念馆,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队员们纷纷表示习总书记曾在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提出:“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在团课上,团支部书记为实践队员们讲解林则徐的政治主张、文化理念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呼吁团队成员牢记党和人民殷切期待,将这些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803184708.jpg

实践团队在林则徐纪念馆上团课李蕴海供图

专访“七一”前辈,厚植革命情怀

“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书记,村民们离不开的顶梁柱。”7月30日下午,实践队一行前往伊宁县布力开村拜访“七一勋章”获得者买买提江·吾买尔老先生。买买提江·吾买尔老先生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促进各族群众和谐共处,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村民们的好书记,更是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通过和买买提江·吾买尔老先生的交流,实践队员们体会到了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感受到了老书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担当。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应当继承和发扬老书记坚守初心、忠诚尽责的精神,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无论身处祖国的哪一个角落,都应当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23.jpg

买买提江·吾买尔老先生给实践团队分享经验 李蕴海供图

234.jpg

实践团队在买买提江·吾买尔老先生家里的合影 柏广泽供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应从红色文化中感悟苦难与辉煌,感悟革命情怀,赓续红色精神,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不辱使命,不负人民,在学习和实践中践行青春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为新时代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伊帕热·伊力亚尔 姜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