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并推广中医文化,陕能院老年人“钱袋子”守护卫士社会实践团于7月17日下午在铜川市王益区育才社区,联同社区工作人员及多个部门,共同举行了中医康复与非遗文化宣传活动。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高度评价。
在活动开始前,我校中医社团的杨晶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推拿、艾灸、拔罐等中医康复技术的操作方法,并阐述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及保健作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了老年人的康复保健需求。老年人积极配合,使得行动迟缓、关节僵硬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他们对实践队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赞扬和衷心感谢。
室内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焦点转移到室外,开展了中医文化宣传活动。在筹备阶段,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类中药材,并详细记录了每种药材的具体功效,以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奥妙。在活动开始之前,社区居民对此次中医文化展示已表现出浓厚兴趣。我们展示了多种中药材,吸引大人小孩共同探索。杨晶老师和实践队成员向居民介绍药材特性,并指导制作香囊,将磨好的中药粉末装入其中,这一环节激发了居民的热情。此外,我们还介绍了药皂的制作过程,特别是用艾草熬出的药液与皂基融合制成的药皂,可用于洗手洗澡,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了专业的中医康复服务,还成功地传播了中医非遗文化。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开始学习中医康复技能,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共同促进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