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建科学院“源网荷储”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延安市进行实践调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社会实 2024-08-06 浏览: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积极响应并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所赋予的时代任务了解我国源网荷储新能源发电发展现状同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实践学习和社会服务能力深化对国情的理解。源网荷储一体助力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赴西北典型地区调查研究太阳能利用情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4日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新城街道办能源大厦、麻洞川镇十万干瓦农光互补项目所在地以及陕西延安有标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调研。 



图片1.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听工作人员讲解


陕西延安有标新能源有限公司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在与风电厂站负责人李雄宽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有标新能源公司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行动。李雄宽详细介绍到延安市有标新能源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优化现有发电技术以降低碳排放方面公司不仅投入大量资源对现有风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还积极探索更加环保高效的发电模式力求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响应国家节能降碳政策方面做到了优化现有发电技术以降低碳排放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占比达5%继续将向10%的目标稳定提升。由于抽蓄投入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储能技术瓶颈将是当前新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公司将加速推进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风电设施的远程监控、智能诊断与自动维护大幅提升运维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人力成本。未来几年内将增加新能源驭风行动项目为偏远乡村带去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助力乡村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图片2.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听发电技术优化讲解


实践团队前往延安市安塞区陕煤高桥镇参观调研十万千瓦农光互补大型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建设面积约6505亩,安装容量为240MWp,额定容量达到200MW 。通过调研了解到,该项目采用“全额上网”的运营模式,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同时采用项目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的农光互补模式,实现土地的立体化利用。


图片3.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听光伏发电项目讲解


“企业+科研+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依托科技,引入科研力量,针对药材种植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特别是病虫害问题,使药材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促进周边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4.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楼前合影


通过此次实地社会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认识到新能源发电设施的构造原理,切实体验到新能源发电的可持续性以及环保性。麻洞川镇的十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的环保与节能效益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乡村振兴的推动效果,也使实践团成员们对新能源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责任编辑:陈了 赵佳豪 杨灿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