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富硒之旅溯源利川红,共建农业致富坦路

2024-08-09 浏览:

(通讯员王昕 王勇皓 李浩然)为全面贯彻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2024年7月22日至28日,长安大学“有田生活普惠路·添智赋能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沿途探访湖北利川、重庆万州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22日至24日,实践队抵达文斗镇青龙村并积极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与当地驻村干部展开座谈,充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和特色产业情况。当地已经开始升级传统农业,从种植传统作物转为种植高质量富硒作物,机械化、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青龙村人口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QQ_1722772186585.png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当地茶田茶叶

实践团队走进田间地头,积极与展开采访交流和调查研究。团队了解到青龙村大力发展利川特色产业,以种植“利川红”茶叶、大黄和黄连为主,构建创新“生态园”,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质量种植,实现了真正造福于民,鼓起农民“钱袋子”。受访村民对实践队员表达了热切期望:“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发挥青年优势,贡献青年力量。”

7月25日至27日,实践队到达毛坝镇兰田村进行调研学习。兰田村党支部肖书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当地富硒茶叶经济的基本情况。经兰田村不断努力打造出著名茶叶品牌“利川红”,发展起了特色的富硒茶叶产业。肖书记表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茶叶种植“三步走”,发展 “幸福经济”,提高村民福祉,是兰田村当前的重要目标。

QQ_1722772275059.png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委进行座谈

在党支部肖书记的介绍下,实践队前往村内茶叶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经考察发现加工厂中智能化设备已经基本代替了传统设施,实现了精准温湿度控制,生产速度更快,良品率更高。加工厂杨师傅介绍,通过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案,当地茶叶的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利川茶叶已经成为毛坝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图1.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兰田村调研合影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用好时代“新本领”,乡村振兴“搭把手”。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增强兴农本领,关注基层,服务群众,实地调研,深入思考,为祖国建设持续注入青春热血,躬耕基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推高质量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komonebi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