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龙谕酒庄:创新农业技术和自然挑战下的葡萄酒酿造艺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12 浏览:

2024年8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贺兰孕葡·黄河润疆”调研队踏入了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龙谕酒庄,深切地了解到龙谕酒庄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自然挑战下独特的葡萄酒酿造艺术。


图片.png

(图为龙谕酒庄全景图)

      龙谕酒庄形象大使刘娜向调研队详细介绍了龙谕酒庄独特的地理优势。宁夏的自然环境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贺兰山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有效抵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沙漠的风沙侵袭。然而,山体的自然缺口使得某些区域的风力较大,这对于葡萄的生长构成了挑战。但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筛选出了更为坚韧的葡萄品种,其果实虽然产量不高,但营养成分集中,非常适合酿酒。

图片.png

(图为酒庄形象大使刘娜向调研队介绍酒庄基本情况)

庄园位于风景秀丽的贺兰山脚下,拥有5265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庄园的日照时间长达3300小时,远超著名的波尔多产区,为葡萄的成熟提供了充足的阳光。这里主要种植的是赤霞珠品种,庄园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赤霞珠酿造多种类型葡萄酒的酒庄。除了传统的干红外,这里的酿酒师还创新性地酿制了干白、黑中白等多款葡萄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受到市场的青睐,更以高质量的葡萄种植和创新的酿酒技术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其中黑中白更是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

 

图片.png

(图为酒庄形象大使刘娜向调研队介绍酒庄葡萄种植情况)

 此外,为了适应宁夏特殊的气候条件,庄园采用了先进的滴灌系统,这一措施不仅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土壤板结问题,确保了葡萄根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在埋土防寒方面,庄园采取了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虽然机械设备在松土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在关键的埋土环节,工人们会小心翼翼地手工操作,以避免对滴灌管道造成损害。这种细致的管理方式保证了葡萄藤的安全过冬,同时也保护了灌溉系统的完整性。
       庄园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挑战的有效应对上,更在于其对葡萄酒品质的不懈追求。通过与国际知名酿酒师的合作,庄园不断探索和创新酿酒技术,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葡  萄酒。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选择。      

图片.png

(图为调研队与酒庄形象大使刘娜合影)

宁夏葡萄庄园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故事。在这里,每一瓶葡萄酒都承载着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宁夏葡萄庄园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通讯员 罗纯)

责任编辑:罗纯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