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学习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时代意义,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壁画艺术,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新时代中国传统壁画“活化与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6日上午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通过实地探访、深入研究和随机采访等实践方式,深入探索壁画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从而推动传统壁画的活化与传承,让这一历经千年沉淀的视觉诗篇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近距离观赏壁画
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各个展厅中关于北齐墓室壁画的精彩内容。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北齐壁画的深厚内涵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队员们纷纷表示认识到了壁画不仅仅是绘画,它们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古人的生活、信仰和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
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采用了多种数字化手段对展馆中展出的壁画进行“活化”处理,以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和理解。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墓室漫游”“动画长卷”“人机互动”等活化方式,对北齐壁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壁画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亲身体验实践队员们对中国传统壁画的活化与传承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活化与传承壁画不仅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和了解这些艺术瑰宝,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壁画数字化技术
随后,实践队员们主动与馆内热心游客就壁画相关问题进行采访交流,游客们纷纷表达了对北齐壁画的赞叹之情,并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他们有的惊叹于场馆的VR技术,现代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展示的方式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有的建议可以将壁画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去,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的则提出应加强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一位实践队员表示:“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家对传统壁画艺术的热爱和关注。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内采访热心游客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壁画艺术,增强青年一代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赓续中华历史文脉。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事业中去,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内的合影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