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探索千年丝路与多元文化交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4-08-06 浏览:

泉州,这座曾经的国际贸易重镇,至今仍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开元寺和天后宫。这两座建筑不仅是泉州文化的象征,也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2024年7月1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穿越闽台千年,品味文化精髓”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泉州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深入参观研究了开元寺和天后宫,探讨了泉州作为古代国际贸易港口的繁荣历史及其建筑和宗教文化的发展。

 一、古丝路的文化见证

开元寺,始建于唐代,是泉州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它的存在不仅证明了泉州在古代的宗教影响力,还反映了这座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寺庙中的建筑风格和雕塑艺术展示了一段跨越时代的文化和技术交流史。从巨大的佛像到精细的壁画,每一处都体现了当时泉州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佛教文化的虔诚。

image.png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之一

寺内的建筑布局精心设计,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大殿、钟楼、鼓楼以及园林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不仅吸引了无数信徒,也吸引了众多文化学者和历史爱好者前来研究和参观。

image.png

弘一法师纪念馆

开元寺的建筑技艺集多种文化元素之大成,不仅显示了泉州的开放性,也体现了其在建筑技艺上的创新和传承。这些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建筑风格,成为后世研究的宝贵财富。

image.png

别具特色的寺顶


二、海上贸易与妈祖信仰的结合

image.png

天后宫外围轮廓

天后宫,作为泉州最著名的文化和宗教地标之一,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也是一个深刻的文化象征,展示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独特地位和文化交融。与开元寺的佛教色彩浓厚不同,天后宫体现了泉州的另一种宗教信仰——妈祖信仰,这种信仰在海上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妈祖,被誉为海上的守护神,是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和台湾地区的信仰中心。她原名林默娘,传说中的生平和奇迹填充了无数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记载,成为保护航海人士和渔民安全的象征。她的信仰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尤为流行,对维系航海人的心理安全和精神寄托起到了重要作用。

天后宫不仅是妈祖信仰的中心,它的存在也为研究古代泉州海上贸易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这座宫殿式的建筑群坐落在泉州的中心,以其雄伟的建筑规模和精美的建筑细节著称。宫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也不乏外来的影响,如东南亚以及阿拉伯的建筑风格,这一切都反映了泉州作为国际贸易港口的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

image.png

天后宫主殿建筑

在天后宫的建筑中,可以见到精致的石雕和木雕,这些雕刻多描绘妈祖的故事和海上相关的象征,如龙、船只和海浪等元素。这些建筑和雕刻不仅展示了泉州古代工匠的非凡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将宗教信仰融入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能力。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设计,从雕刻中的每一条线条到建筑布局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出匠人的匠心独运和对信仰的虔诚。

通过对天后宫建筑细节的研究,不难发现泉州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在于如何将宗教信仰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表现在建筑美学上,更深层地影响了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妈祖信仰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使得天后宫成为了社区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社交和文化交流,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

此外,妈祖信仰如何在泉州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妈祖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社会文化、经济乃至政治层面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历史上,妈祖信仰甚至影响了政策制定,如对海上贸易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在灾难和战乱时期对人民的慰藉作用。

天后宫作为泉州文化多元性的一个缩影,其研究不仅加深了实践队员对泉州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帮助探索这种独特信仰如何塑造了泉州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通过深入了解天后宫,实践队员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实践团队在天后宫的合影

三、实践感悟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实践团队不仅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也深入理解了泉州作为古代国际贸易港的繁荣景象及其文化的多样性。泉州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为今天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历史借鉴。

这次调查研究强调了历史与现代的连续性,展示了泉州如何在维护其历史遗产的同时,继续作为文化多样性和交流的活跃场所。泉州的例子也在提醒真正的文化繁荣来自于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开放态度。

实践团队与当地文化专家和历史学者的深入讨论,获得了宝贵的见解和理解,这些都将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获得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更全面地理解复杂的历史与文化现象。通过对开元寺和天后宫的深入研究,泉州的文化遗产不仅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还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这种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任何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泉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其古代遗迹讲述了一段丰富的历史故事。开元寺和天后宫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是泉州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象征。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希峰
相关文章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 2503 团支部开展多馆联动红色革命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在实地走访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同学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先后走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哈达铺革命长征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杨虎城将军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深耕产学研融合,砥砺创新新征程

为深入践行学校产学研融合的教育理念,拓宽团员视野,激发创新热情,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2503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前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员们先后走进科研平台、创新展厅与校企合作实验室,在实地探访中感受科技前沿脉动,在交流互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③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镜语乡音·情暖乡梓”①丨人工智能学院三下乡“镜语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