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云端织梦促传承 长安大学暑期实践队探寻直播赋能非遗传承路径

长安大学 2024-08-07 浏览:

汉中藤编作为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属汉中市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中藤编面临着传承困境和市场挑战,同时也因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7月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汉中暑期实践队来到汉中市京东科技数字经济产业园,参观直播培训基地,了解当地直播行业发展现状,探究网络赋能汉中藤编传承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屏幕截图 2024-08-07 111615.jpg

在直播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基地线上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型,参观了不同类别产品的直播环境,体验了网络达人培训课程。通过参观,队员们对直播带货技巧和所需准备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运用网络技术助力非遗藤编传承发展打下基础。

屏幕截图 2024-08-07 111808.jpg

座谈中,实践队了解到,直播基地同时承担线上产品销售和学员培训两大任务。其中,线上销售的产品都是经过公司精心挑选和二次优化的,并且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农户合作对藤编、竹编等产品进行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培训方面,直播基地成立两年以来已经培训团购达人和探店达人约三百人,占到汉中市达人的一半左右。此外,基地为当地网店商家提供了在线客服业务,降低网店运营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也拓展了电商基地的收入。

屏幕截图 2024-08-07 111823.jpg

在参观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前汉中市藤编线上销售已初具规模,2019年时便可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销售额突破3300万元。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更多人了解到汉中藤编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推动藤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本次参观调研,实践队深刻感受到网络平台发展为汉中藤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团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挖掘和报道汉中藤编背后的故事。运用新媒体技术,让汉中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司仁豪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