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藤编作为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属汉中市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汉中藤编面临着传承困境和市场挑战,同时也因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7月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汉中暑期实践队来到汉中市京东科技数字经济产业园,参观直播培训基地,了解当地直播行业发展现状,探究网络赋能汉中藤编传承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在直播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基地线上销售的主要产品类型,参观了不同类别产品的直播环境,体验了网络达人培训课程。通过参观,队员们对直播带货技巧和所需准备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运用网络技术助力非遗藤编传承发展打下基础。
座谈中,实践队了解到,直播基地同时承担线上产品销售和学员培训两大任务。其中,线上销售的产品都是经过公司精心挑选和二次优化的,并且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农户合作对藤编、竹编等产品进行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培训方面,直播基地成立两年以来已经培训团购达人和探店达人约三百人,占到汉中市达人的一半左右。此外,基地为当地网店商家提供了在线客服业务,降低网店运营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也拓展了电商基地的收入。
在参观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前汉中市藤编线上销售已初具规模,2019年时便可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销售额突破3300万元。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更多人了解到汉中藤编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技艺,推动藤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本次参观调研,实践队深刻感受到网络平台发展为汉中藤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团队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挖掘和报道汉中藤编背后的故事。运用新媒体技术,让汉中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