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调研团与富平县幸福办座谈交流

西北大学 2024-08-07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沈冰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7月22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谐治道研究团与富平县幸福办领导干部相聚西大,探讨了富平县幸福美好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方向。此前,调研团队相继前往富平县东华街道富昌社区、城关街道渭运社区分别调研了社区慈善发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相关工作。以上调研活动旨在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

image.png

调研团队与富平县幸福办领导干部座谈

从“向往”到“七有”,用“指标”兜牢民生底线

为全面了解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期望与需求,提供科学制定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调研团成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结合“七有”“两保障”的实践意义,从城乡融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等多个方面与幸福办领导班子探讨幸福美好生活指标体系的建设方向,讨论了如何让民众广泛参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评价过程,确保评价的公开透明。此外,调研团成员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构建美好生活为目标,提出应通过指标体系及主观问卷站在群众角度看待政府工作,及时调查居民需求变化情况,对当前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优化方向,确保能够全面、完整地反馈民众的需求和感受。image.png

 调研团队调研城关街道渭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从“吃不准”到“定心丸”,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参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调研团先后参观了东华街道富昌社区与城关街道渭运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调研团了解到富昌社区与渭运社区的党建基本情况、品牌建设成果和近年来重点工作开展等。首先,东华街道富昌社区以慈善募捐、现场义卖、文艺表演、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知识问答等活动形式发展社区的社会工作,着力打造一支爱慈善、懂业务、有情怀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其次,城关街道渭运社区根据区域布局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组建网格长、网格员(以楼栋长、巷道长为主)队伍,并在小区设置网格化管理公示牌,明确“常在小区走一走、碰到纠纷劝一劝”等“十个一”服务职责;最终,调研团成员程冠斌深刻体会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整合社区资源、助力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服务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并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image.png

调研团队与社区工作人员访谈交流

座谈交流纪实

“五社联动”促进多方共赢共治。来到富平县东华街道,富昌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通过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通力协作、各尽其能,共同组成了社会关爱服务体系,画出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同心圆,实现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配置,打通了服务“最后一米”。富昌社区基于“五社联动”的基层治理行动框架,为专业社工找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打通了社区资源链接路径,促进多方共赢共治,居民互帮互助,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五小服务”架起干群“连心桥”。调研团队前往富平县城关街道渭运社区与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调研团成员了解到该社区以建设和谐、平安社区为目标,积极探索以“轮值主席”“五小服务”为载体的特色工作方法,致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组织开展基层党务知识专题培训、蓝田汪锋故居参观学习、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党建活动,为社区治理增添“温度”和“力度”。其中,渭运社区的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点亮小心愿、宣传小人物的“五小服务”模式是一个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典型创新举措,其十分注重细节和服务人性化,能够有效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感,成效明显、启迪颇多。

通过此次调研,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谐治道研究团成员对富平县幸福美好生活评价指标体系的未来建设方向、社区慈善发展以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团队成员一致认为,社区治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和谐美好的宜居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在这样的实践中逐渐成熟。本次调研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的结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考。

责任编辑:程冠斌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