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从深山到基层,为秦岭生态保护注入“西农力量”

2024-08-08 浏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国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号召,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2024年7月至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秦岭调研保护珍稀植物队”开展了实地考察调研与宣讲教育活动。

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从校园出发,立足于专业知识,既深入高山峻岭,也步入田间地头,在观察中思考,在行走里收获,以青年的视角观察问题,以青年的话语传播思想,上好了一堂“行走在秦岭腹地的生态课”。 

深入秦岭腹地,调研珍稀植物并发现相关保护问题

怀揣着对植物鉴定保护的热情,调研团成员前往高山草甸、火地沟、长安河畔等地进行实地拍摄考察。通过查找检索表、翻阅图鉴等手段对所见植物进行鉴定,同时进行分类、整理工作,并及时记录下考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珍稀植物保护宣传活动提供了实践支撑。

实地调研结束后,队长表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秦岭地区,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不少秦岭重点保护植物,并记录了其发现地点、周围环境等信息。生态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深刻体会到,人与植物从来不是两个割裂的个体,我们应该与其和谐共处,切实保护珍稀植物,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走入农林水局,进行植物保护讲并交流有关经验

踏着清晨的朝阳,调研团的成员们从学校启程,奔赴宁陕县农林水局展开秦岭珍稀植物鉴别及保护宣讲。

首先由队长向大家汇报在秦岭调研中遇到的珍稀植物的具体信息,包括名称、形状与海拔等,并总结调研团所发现的珍稀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1ffcb2562334aaa42c63d7aff964b0ca.jpg

图为队长在给农林局工作人员汇报调研情况

汇报结束后,参会人员就秦岭地区珍稀植物保护与利用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深入讨论。其中研究病虫害防治的工作人员提出,可以从珍稀植物的药用价值出发,通过人工栽培提高种群数量,并详细讲述了农林水局人工培育红豆杉等植物的过程,但这种方式仍面临着提取物含量不足等问题。

44d92281abfec5e35a6de5f0653dfea2.jpg

 图为队员和老师亲自动手制作植物标本

会议后,调研团成员向工作人员展示提前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并请他们亲自尝试压制标本。参与成员热情高涨,在实践后提出希望在局里采取这种方式,建立一个植物标本库。 

深入基层群众,普及珍稀植物知识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接下来,调研团深入基层群众,赴宁陕县渔湾村进行秦岭珍稀植物鉴别及保护宣讲。

1482acf2b7e910246c6d0d8268fe6b4b.jpg

图为农林局工作人员教大家辨认植物

在农林水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团成员和当地居民深入山林,沿途进行珍稀植物鉴定及保护知识的普及。返回村中,调研团成员针对秦岭地区生态特点和部分珍稀植物进行宣讲,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携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最后,在调研团成员的指导下,居民们在欢笑中体验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通过此次实践,提升了当地居民保护珍稀植物、保护秦岭的意识,对于助力秦岭地区的生态建设工作起良好宣传作用。同时,调研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向大众普及珍稀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坚定了为秦岭生态保护工作贡献“西农力量”的决心。在此期间,调研团将所见所想整理为书面报告,将会在后续工作中为当地政府建言献策。路漫漫其修远兮,调研团将会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谱写秦岭生态建设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吴奕婷
相关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为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开展 “到延安去”资助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暑期三下乡|石榴籽工程在边疆:西农大团队解码怒江民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诚朴勇毅,步履不停:听听校友们的故事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