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林罡 史恩奇)为积极探寻黄河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深度挖掘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内涵,7月19日-7月25日,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组织实施了以“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与开新·秦晋篇”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赴韩城、临汾、介休、平遥、晋中、太原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九曲黄河奔腾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哲学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的前两日先后来到黄河两岸边上的司马迁祠、芮国博物馆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它们都有着显著的黄河文化特色,成为团队探寻黄河文化根源的重要窗口。
(图为实践团队步行参观司马迁祠)
向东跨过黄河,团队进入三晋大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那棵有着千年历史的大槐树,见证了无数移民的悲欢离合,成为无数华夏儿女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团队成员聆听导游讲述一个个关于移民的故事,感受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与包容。与此同时,团队成员还对景区人力资源部部长郭翔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到景区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进一步感受到了黄河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队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前合影)
实践团队在实践的第四五日前往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两地,团队以此机会,以晋商在明清经济当中的特殊地位为锚点,深入了解了晋商的兴衰凋荣和晋商重义称信的精神。
(图为在平遥古城日升昌记前合影)
实践团队随后在山西省旅游协会研学实践教育分会秘书长石峰的带领下,以AR 体验课程和晋商崛起主题研学的形式参观了乔家大院。团队在体验晋商传统商业技能的过程中了解到乔家第三任家主乔致庸的经营原则是:“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同学们深入了解乔家数百年发展史,除了对其古建院落之美惊叹连连外,更赞叹的是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乔家人坚守的那诚信敬业、进取惠群、尊师重学、担责济世、行善助民的精神。晋商的衰亡予人警醒:大族之衰,在于自我腐朽、在于旧步不新、在于业无以继、在于人丁青黄。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晋商传统商业技能)
哲学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为期7天社会实践中,通过调研考察、学术研究、志愿服务、专家座谈等方式开展了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的系列活动,团队将继续秉持“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华文化”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身临其境去探寻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