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实践队赴新疆——探寻民族和谐共融的核心价值和深远意义

长安大学 2024-08-12 浏览:

为进一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把握民族和谐共融的价值意义7月24日-7月30长安大学水环学院铸牢民族之魂·润疆绽放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库尔勒开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祖国行实践活动体悟前辈们为民族团结事业奋斗的艰辛历史

寻绎民族故事

乌鲁木齐市固原巷社区新疆大学校史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的重要考察地点深入讲述新疆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故事,让人们切身感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基层社区的发展与成效深刻感悟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内涵,也让民族团结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image.png

       探寻红色新疆

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市六馆一心”(展览馆博物馆规划馆音乐厅大剧院文化馆六馆中心文化塔)、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等地皆开设红色特色主题展馆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民族同胞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新疆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和建设新疆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尽显于每一处细微之处。追寻红色足迹探寻民族文化调研民族团结在体验式场景化的实践中沉浸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共同体意识10周年以来的新疆伟大变革,领悟民族团结共融的必要性。

image.png

探访少数民族家庭

部分实践队员还参与了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深入了解感受新时代政策下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关爱。家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与少数民族家庭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展现了青年一代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在实践中传承发扬民族团结精神,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image.png

时代如同一条不息的河流,滚滚向前,每一朵浪花都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演进。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团结这一社会基石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与不断的强化,展现出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生动图景。这些变化不仅深刻影响着每一个民族的发展轨迹也促使民族团结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和深化从传统的血缘地域联系到现代的国家认同文化共融民族团结的纽带日益多元化更加牢固

责任编辑:付钰燕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