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预制菜新规--指引产业发展新方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2024-08-15 浏览:

近年来,公众对预制菜的误解加上预制菜产业自身发展并不完善,最终导致预制菜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市场难以开拓,为规范预制菜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明确了推动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

石泉县,是陕西省有名的预制菜产业基地,为进一步了解预制菜产业新规的出台对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政府面对新规进行的政策调整,食品学院赴石泉县预制菜产业助力团于722日与石泉县经开区相关领导进行座谈,进一步了解石泉县的预制菜产业。

通过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陈万里介绍,团队了解到石泉县预制菜产业园自2017年开始建设,2021年将富硒预制菜转为经开区首位产业、支柱产业。近几年石泉县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政府积极推动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的生产组织体系,新建预制菜基地6262亩,引进预制菜企业32家,打造基地、企业、餐桌闭环链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打造“西北富硒食品(预制菜)之乡”,树立陕西预制菜产业的标杆。

1102eaa12035f03dd797c3ad59b8216.jpg

图为团队成员向经开区做调研汇报

石泉县经过多年培育,已形成蔬菜、魔芋、蚕桑、黄花菜四大食品预制菜体系,富硒食品种养业基础雄厚,拥有117个农业园区、150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56个家庭农场、7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此外还建成了食品科技专家工作站4个。“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能人大户)+千家万户”和冷链物流运输配送的全产业链模式,是石泉进军预制菜领域的支撑和底气,也必将成为陕西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行业标杆。

预制菜产业新规的出台,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石泉县预制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对标高标准,新规出台对产业发展来说是新的风口,政府也大力扶持,推动石泉县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帮扶涉及产业A、B、C端,从田间到餐桌,石泉县着力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石泉食美”品牌,聚力农业生产、规模预制、装备制造、冷链物流、连锁餐饮等新业态协同发展。创新开发石泉食美“小碗菜”中式快餐,大力实施“百城千店”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在西安、成都、武汉等地发展连锁店26家。2023年,石泉县富硒预制菜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跻身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名单,首位产业的带动力、竞争力更加凸显。

feca896559371c818e988717305861c.jpg

图为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彦彦做汇报

经团队调研得知,石泉县富硒食品产业实现总产值60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4.6%直接入企就业1800人,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带动3万余户、5万余人产业增收,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年收购、销售农副产品20亿元,成为企业增产、农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强劲引擎。截至2023年底,石泉县12个预制菜产业项目投产投用,26个“石泉食美”小碗菜连锁店落地运营,预制菜产业实现产值41亿元,跻身全国百强榜单,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但是,石泉县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目前其预制菜产业原料本地供应相对不足,需要从外地调度、原料运输成本高等相关问题;缺乏科研力量和研发人才,主要围绕食品研发与加工方面,缺少自主特色和产品创新等。

针对以上问题,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给出了相关建议。企业可与高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研学基地,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另外还可购买高校的研究成果,立足石泉的平台,通过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宣传,尤其针对年轻人、大学生群体,例如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的开展,促进与各高校的交流合作,提升石泉知名度,增加更多合作的机会和可能性,也为石泉吸引人才提升竞争性,为构建科研平台助力。

DSC_0213.JPG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其快速发展既顺应了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也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了解了石泉县预制菜相关情况,也为其发展给出了建议,希望多方共同助力推动石泉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秦丽萍 黄奕嘉/文 包
相关文章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科大学子三下乡:拾文化遗珍续千年文脉 聚青春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非遗埙舍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牡丹香坊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洛阳市唐三彩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茶香里悟振兴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白河探寻春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