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长安大学“实干兴疆·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以同辈帮扶、调研特色产业发展、感悟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
一是大手牵小手,开展全方面帮扶教育活动
从7月16日起,焉耆县第一中学作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实践基地,正式启动了“长安大学·焉耆县第一中学”同辈帮扶活动。本次帮扶活动共招募高一、高二等65名各民族高中生,其中维吾尔族24人,回族12人,蒙古族2人,藏族1人,实践队志愿者以课程学业帮扶、初高中衔接、职业学习规划、理想信念教育等作为帮扶内容,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六门课程作为常态化帮扶课程,同时开展特色心理团辅活动、升学规划教育、高考备考经验以及志愿填报等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帮扶。
此次同辈帮扶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文化的交融。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他们的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同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大兴调研之风,深刻体会特色产业的复兴
自7月23日起,实践团队成员首先访问了焉耆县天赛酒庄以及包尔海乡种兔养殖基地,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条。在天塞酒庄,队员们参观了葡萄种植、酿酒过程以及地下酒窖,对葡萄酒产业的全链条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葡萄酒产业的“酒+旅”综合发展模式展现了小葡萄如何串联起富民大产业的生动实践。在包尔海种兔基地,队员们见证了该基地如何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并助力困难家庭和贫困户实现脱贫。这表明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为当地居民带来实质性帮助,更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促进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三是共绘同心圆,探寻民族文化的瑰宝
深入发掘乡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其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蕴以及社会价值。这不仅可以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还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全新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进步与高质量发展。实践队成员又访问了新疆焉耆县五号渠乡民俗文化馆,深刻体验了新疆地区多民族共居的丰富文化。队员们通过参观历史文物,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认识到加强民族交流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在焉耆人民广场对当地群众的深入访谈,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和谐共生精神。队员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中,用行动践行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通过实践活动,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决心,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责任。
7月27日,随着夕阳温柔地洒落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长安大学“实干兴疆·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新疆焉耆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之旅,它是一次心灵的交融,一次梦想的共鸣,更是一次对青春使命的深刻践行。
这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繁荣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将对祖国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融入到学业的全过程和事业的追求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帮扶学生合影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