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在8月1日-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延安探寻红色思想青年实践团团队成员去了中央党校旧址和鲁艺旧址探索延安精神与人民艺术先锋的
实践团一行人首先踏上了前往延安市中央党校旧址的旅程。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曾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党的干部和推动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漫步在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大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股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图为延安市中央党校旧址
作为培养党的干部和推动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央党校旧址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见证了无数党员干部的成长和进步,也见证了党的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时至今日,仍然看到有不少的党员干部到这里来参观学习,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体会着当时艰苦奋斗的精神。
通过参观中央党校旧址,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当时的学员们在简陋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实践团成员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次日,实践团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鲁艺旧址。80年前,在延安这片苍茫的高原上,闪烁着文艺光芒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了。这里会聚了当时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界进步人士和青年,他们在鲁艺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经典艺术作品。这些热血青年怀揣着救亡图存的信念,推动着延安文艺运动的发展。这里曾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培养了无数艺术人才,推动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发展。漫步在鲁艺旧址,看着那一位位为了革命艺术奉献自我的老一辈艺术家,大家肃然起敬。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用艺术的形式表达着对革命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红色文化的底蕴,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以及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延安是革命圣地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这里,大家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嘉亮)为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行动,围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 实践队于8月16日赴洛阳非遗埙舍 开展专题调研。 实践队通过 对话非遗传承人、 学习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践行总书记关于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 “ 河洛文脉,匠心传承 ” 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5 日赴洛阳牡丹香坊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对话传承人及沉浸式体验,探索
长安大学赴河南洛阳“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指示,长安大学“河洛文脉,匠心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8 月 13 日赴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遗
2025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茶韵兴乡”实践团走进安康白河县,循着“白河春燕茶”的清香,深入茶庄、茶园与生产车间,在泥土与茶香的交融中,探寻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更在实践中凝聚起青年助力乡土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