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潘婷)2024年8月2日至8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周至猕猴桃产区产业调研队前往周至县,深入调研猕猴桃的种植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并传播电商助农知识,为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路径建言献策。
基地参观:学习猕猴桃栽培模式
为了解猕猴桃种植情况和收益情况,进而了解猕猴桃产业对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促进,调研队队员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基地进行调研。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国内首家猕猴桃专业试验示范站,也是依托学校、服务地方的试验示范站。试验站围绕现代猕猴桃产业关键技术需求,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聚焦猕猴桃种质资源利用创新与配套技术研究,有力地带动了眉县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
在猕猴桃试验站园区,驻站专家带领队员深入到猕猴桃试验果园里,从猕猴桃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特性、猕猴桃树形、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并结合试验园区内不同种质资源、品种树势生长差异等进行了介绍阐释,重点讲述了猕猴桃新型栽培模式和种植管理策略。
图为试验站驻站专家讲解猕猴桃生长情况
问卷调研:探索猕猴桃种植情况
为深入了解周至县村内的猕猴桃种植情况,队员们深入农户,采用问卷法完成了周至县有关村、农户田块养分投入及产出状况调查,获得豆三村和三星村的村级基本状况调查表各1份、农户养分调查表8份、田块施肥状况调查表30份。完成问卷结果汇总和测算数据的处理后,成员们了解目前猕猴桃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水分供应不平衡、施肥过量、土肥平衡失调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成员们根据课程所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完成了猕猴桃种植反馈报告。
图为团队成员进入农户进行调研
此后,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继续入户走访,将猕猴桃种植情况的调查结果和报告向村民反馈并制作展板投放在村办事处。结合实际的农田气候和土壤背景情况,团队成员反馈供水建议、施肥建议和种养建议等,帮助农户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栽培。
电商助农: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拓宽农村就业方向,增加农民收入。”电商助农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推进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调研队队员们深入周至县农户家中,为当地带去电商发展的先进知识和经验,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电商发展贡献力量。团队成员宣讲电商助农的概念和广大前景,推广宣传视频的拍摄、制作方法,使农户能够更好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电商平台推广自己的产品。
此外,团队成员将发挥电商、物流、直播等优势,服务发展需求,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发展领域挺膺担当,将高校智慧融入乡村,实现同频共振、共促振兴,以实际行动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电商发展和推广成为猕猴桃快速大量走向全国的增速剂。
图为团队成员向农户讲解电商助农知识
在调研实践活动中,调研队队员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锻炼兴农富农本领,决心以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