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聚焦群众体育发展·探寻乡村体育未来|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

长安大学 2024-08-17 浏览:

【聚焦群众体育发展·探寻乡村体育未来】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长安大学体育部(系)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聚焦群众体育发展·探寻乡村体育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台江县台盘村开展调研活动。贵州省黔东南州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项目,“村BA”起源于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当地的苗族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密切相关。这一篮球赛事在村里的篮球场上进行,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乡村居民的身体素质,激发了村民对篮球运动的激情,更好的发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篮球氛围,不断将旅游经济和“村BA”影响力推向新的高度。

4a25a8f2305bffcea24ca8c4c4d9c39.jpg

(实践队在走访”村BA”故乡台盘村时在村口标志物处合影)

实践队如约来到 “村BA”比赛现场,感受现场浓厚的体育氛围,感受到了运动员们团结的精神,不服输的态度,裁判在比赛执裁过程中公平公正、默契配合、积极沟通的工作精神。

9a13c532a9af06c6ee55a0b0cb4af7b.jpg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与小学生进行篮球交流)

“村BA”作为基层体育组织,承载着推动全民健身、提升国民体质的重要使命。学校也更加重视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培养,为学校和家乡取得荣誉,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项特长技能,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体育赛事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乡村旅游也为体育活动提供

cd03df52bd2fc3408b052f9d999c4bb.jp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与小香湾社区儿童进行体育交流)

了丰富的场地和资源。这种互补互利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经济的综合实力,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长安大学实践队在实践中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理解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家为促进体育发展做出贡献的愿望。未来,随着体旅融合的不断深化,相信乡村将迎来更加

3a5ecf42d8e2d87b7f5b86d9db5934f.png


(图为长安大学实践队与台盘小学篮球校队及体育老师合影)

美好的发展前景。长安大学体育部(系)赴贵州黔东南“聚焦群众体育发展·探寻乡村振兴新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探寻“村BA”活动到此结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对于促进校园与乡村的交流合作、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持续学习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长安大学小甜甜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