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爱国主义学习暑假实践团参观张学良公馆

2024-08-23 浏览:

2024年8月1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爱国主义学习暑假实践团来到陕西省西安市参观张学良公馆。通过本次参观,不仅使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张学良将军的传奇人生,更激发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踏入张学良纪念馆的那一刻,实践团成员立刻感受到一股庄严而肃穆的氛围。展厅内陈列着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每一件展品都生动再现了这位伟大爱国将领在民族危难时刻的决策与担当。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我们对张学良将军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他对和平的执着追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image.png

在参观过程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张学良将军那果敢而坚定的决策力。当年,他在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十字路口,面对重重压力,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决定,促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张学良将军的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更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爱国将领的高瞻远瞩和非凡胆识。

这种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他个人的伟大之处,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站在张学良将军的事迹面前,实践团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和力量,那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无怨无悔、勇敢承担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

image.png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开拓者。在传承张学良将军精神遗产的过程中,我们不禁思索: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青年一代应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份精神?如何将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具体行动?

 image.png

答案显而易见。青年学生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铭记历史赋予的责任,更应积极投身于时代潮流,勇于担当使命。在学术领域,我们要钻研创新,为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践行公益,服务人民。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领域,我们都应怀抱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进篇章。

      张学良将军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历史智慧,更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发扬他那种敢于担当、勇于突破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参观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image.png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在纪念馆前久久驻足,互相交流着参观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参观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让我们对肩负的使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实践中勇挑重担,努力为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参观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坚定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场实践,更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张学良将军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始终不忘初心。我们立志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也坚定了我们为理想奋斗的信念,让我们在追梦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责任编辑:何瑾烨、张怡雪
相关文章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陕西工大实践团走进富平 120 师誓师旧址

七月流火,初心滚烫。7 月 20 日,陕西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 三下乡实践团一行,踏着先辈足迹奔赴陕西富平八路军 120 师誓师旧址。在这片镌刻着民族抗争史诗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以崇敬之心触摸历史温度,以赤诚之志传承革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探访杨家庄兵工厂遗址:陕西工院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上

杨家庄位于左权县芹泉镇,村庄依山傍沟而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于1937年11月率先在杨家庄建立了“炸弹厂”,成为八路军开辟时间最早、建成规模最大、武器制造最完备的兵工厂,在抵御日寇侵略的峥嵘岁月中,该厂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就了传之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时光印记,温暖相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南

为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桑榆影忆,岁月共话”实践团于2025年7月27日赴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南程村开展以“时光印记,温暖相伴”为主题的助老公益摄影活动。通过为乡村老人拍摄高质量生活影像,弥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中条山之行悟

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材料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来到了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云雾缭绕的中条群峰,在抗战的岁月里,是战士眼中家的方向,也是誓死捍卫的防线。它不再仅仅是自然的造物,更升华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探寻关中麦作文化与

近日, 为深挖关中麦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共生逻辑,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根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情麦脉”实践团深入关中杨凌、宝鸡、铜川、西安四地开展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