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侦破全国首例“付费刷课”案件。所谓“付费刷课”,就是只要付几元到几百元,就能够针对各大高校的线上慕课实现“刷课秒过”“考试改分”“提取试卷”“考试包过”等功能。据此案打掉的“97学习网”“娜娜”等刷课平台统计显示,购买刷课服务的大学生已经遍布各地。
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线上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可是,不少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刷课”,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灰色产业链,更是冲击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学风。
慕课基础牢不牢,关键看学风紧不紧。且不说“付费刷课”这样违反学习纪律的行为,“合法挂机”也已经是学习常态——一边任由客户端挂着慕课,一边网络游戏“开黑”的场景屡见不鲜。要扭转这样的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学风建设,紧抓学生的诚信管理,并提高技术能力,对刷课获取学分的行为严格惩处,对挂机上课的学生也应该予以警示教育。
另外,在线课程与考试设计粗糙,也是“刷课”普遍的一大原因。“刷绩点”“水学分”“上水课”这些高校黑话本身就代表课程设置含金量低,而这一现象一旦在线上教育中呈现,那更容易一发不可收拾。按照我的观察,一些高校的慕课知识密度欠缺,一些课程移到线上之后变成了学生“挂机、签到、打卡”之地,考核方式完全偏离了课程设置的本意。如果部分教师尚且不重视课程质量,学生“摸鱼划水”也就不足为奇。
因此,开放式线上课程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匠心独运,无论是课程质量还是考试监督,都不能敷衍了事,要做到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知识增量,对学生负责,也对课堂教学负责。此外,在考核方法上不应该以“进度条走完”的技术指标作为完成标准,而要以“有没有学会”的内容指标来要求学生,从源头杜绝网课“不学而过”。
更深一步说,慕课的效果不好,和一些高校教学模式求新求变过程中体现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慕课含量和新技术采用情况是很重要的评判指标。但是发展在线教育绝不能忽视学术根基,更不是搞“面子工程”。现在有些高校动辄花费巨资投建新媒体教学实验基地,经费花下去了,平台建起来了,通稿发了一堆,面子擦得锃亮,教学效果却不见提高。这不禁让人想问,该读的书让学生读了吗?学生该思考的问题激荡出火花了吗?线上教育有启发学生更努力学习吗?教学“上网”是好事,但绝不能只“上网”不“上心”。
教学模式创新不是简单的录个视频挂到App上就算完成任务,让学生真看、真学、真会才是关键。“不学而过”的慕课应当成为一个警示,面对在线教育,高校还需要打补丁、稳学风、提质量,才能更好利用新技术为教学服务。
陈禹潜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7月28日02版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学生团队凭借创新设计作品《ICare》获得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金奖,展现了学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彰显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 《ICare》是一款面向恐惧AIDS检测人群的情绪疗愈APP。项目团队由学院学生贵室淇、杨贺
4月25至28日,由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和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主办、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的第18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在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校区圆满落幕。会议以“计算化学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开创新质生产力新时代”为主题,聚焦
4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西工大 潘光教授、赵美英教授 被授予“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 航天学院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 被授予“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立项通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党双锁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中西医结合“双抗”疗法阻断MASLD/乙型肝炎癌演进
4月21日至28日,第八届两岸青年赛艇文化研习营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文化大学、新北市立三重高级中学、内湖高级中学等50名师生齐聚古城,通过文化研习、赛事竞技、校园参访等活动,深入了解西安的发展成就,追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建立起两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