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三下乡:探非遗之韵,绘团结之美

长安大学 2024-08-26 浏览:

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民族认同感,推动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长安大学“非遗传承映苗疆,民族团结谱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6日至12日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在这片苗族文化浓郁的土地上,队员们通过一系列深入的体验与交流,共同见证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受了民族团结的力量,深刻理解了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医馆探秘·文化传承

实践队首站探访兴文县苗医体验馆,深入感悟了“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深厚底蕴。馆内的苗药展品让队员们对苗族草药的性味、功效有了深刻理解,对苗族医学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苗族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认识到民族医学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激发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察苗医体验馆内药材展品

image.png

 图为讲解员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苗医体验馆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讲解员交流讨论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讲解员合影

非遗对话·匠心交流

在与非遗传承人杨良的对话中,队员们被其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所吸引,深刻感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与苗绣传承人罗文芬的交流中,队员们被她手中那一针一线绣出的精美图案所震撼。她对苗绣的热爱和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体现了苗族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匠心精神。她的每件作品都是苗族美学和工艺的生动体现。这些交流让队员们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坚定了他们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image.png

 图为非遗传承人杨启良先生进行苗语教学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杨先生交流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罗文芬学习基础苗绣

image.png

 图为传承人罗文芬向实践队成员讲解苗族服饰

产业探访·发展见证

实践队走进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峰岩村,探访当地苗乡产业石李桃花,目睹了苗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和谐结合。当地依托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既保护环境又促进经济。队员们通过与居民交流,理解了依托绿水青山发展旅游、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模式。峰岩村苗乡产业展示了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融合、创新的路径,激发了队员们对民族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深思。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生态园区负责人杨成刚交流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园区工作人员合影

石海探秘·秘迹寻踪

实践队深入兴文石海,被其自然奇观和苗族文化的和谐共融所吸引。在兴文石海的深处,队员们探寻僰人遗迹,体验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参观四川苗族·中国僰人博物馆使实践队成员沉浸在苗族和僰人的丰富历史与文化中。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静静地诉说着苗族和僰人的历史与文化。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从古老的陶器、精致的银饰到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每一样都承载着苗族和僰人的智慧与艺术。在近距离的交流中,队员们不仅领略了僰人文化的深厚魅力,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坚实力量。

image.png

 如图为兴文石海现存的悬棺材遗迹

image.png

 图为兴文石海讲解人员向实践团队成员讲解僰人消亡史

image.png

 图为博物馆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苗族酒工艺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队在四川苗族·中国僰人博物馆的合影

敬老院行·美德传承

在兴文县共乐敬老院里,队员们与当地老人进行了一次温馨而深刻的交流。他们不仅带去了慰问和关怀,更传递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队员们聆听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的平和与睿智,让队员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些交流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敬老院老人下棋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敬老院院长以及部分老人合影

促进会访谈·苗族情深

实践队成员来到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会长李国文、副会长杨永华等会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苗族文化促进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致力于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响应国家号召,得到政府支持。实践结束时,会长李国文、副会长杨永华向实践队捐赠十余本苗族文化相关著作,为深入了解苗族文化提供了资料。李国文先生希望这些书籍能助青年传承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苗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民族交流融合,将共同构建和谐多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与苗族文化促进会会长专题访谈

image.png

 图为李国文会长赠书现场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促进会成员合影

苗王宫探秘·信仰体验

在苗王宫的探秘中,实践队成员深刻体验了苗族文化的庄严与神秘。队员们对苗族建筑的宏伟与精美装饰赞叹不已,祭祀活动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神灵的虔诚和对自然的尊重。苗王宫中陈列的展品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敬意。


image.png

 图为苗王宫内部部分建筑图片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欣赏苗族银饰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苗王宫前的合照

通过这次深入苗疆的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苗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增进了队员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也强化了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青春力量。面向未来,他们也将通过实际行动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不懈努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长大三下乡团队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