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青海高原上,有一座承载着我国核工业发展历史的城市——原子城。
今天,原子城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纪念馆,它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诉说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故事。在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我带着对过去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走进了原子城纪念馆,开始了我的参观之旅。
步入原子城,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些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攻坚克难的壮丽场景。每一座建筑、每一件展品,都默默诉说着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与不易。特别是了解到“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孕育并传承,我深感震撼,这种精神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漫步在原子城,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奋斗的年代。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标语、每一张照片,都见证了我国核科技的发展历程。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精神,为他们无私奉献、默默承受的压力和痛苦而感动。
参观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封锁的年代,我国科学家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世界核科技史上的奇迹。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对“科技兴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原子城的历史,是一部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上世纪50年代,为了打破核武器垄断,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原子城应运而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从此,我国成为了世界上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参观原子城之行,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
原子城的昨天,是一部充满激情的历史;原子城的今天,是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卷;原子城的明天,将是一首充满希望的赞歌。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