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增强生态保护力度,确保黄河的长治久安。长安大学赴黄河流域“黄河科考,强国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上游队第一分队于2024年8月8日抵达考察的第二站。此次科考活动旨在追溯黄河源头,对夏藏滩滑坡、夏琼寺滑坡及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进行详细考察。
8月8日上午,长安大学黄河科考上游队在张成龙老师的带领下,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上游流域的夏藏滩滑坡进行了考察。滑坡主体部分位于黄河右岸,而残留滑体则在黄河左岸的滩心村附近有分布,距离尖扎县城约5公里,海拔高度约为2500米。
在考察过程中,张成龙老师详细介绍了滑坡的岩土类型、滑坡残留体形式及其分期情况。夏藏滩滑坡主要分为两期滑动:第一期滑动发生在约5万年前,为整体滑动,导致滑坡体后缓前陡,中部地势平坦,并曾积水成湖;第二期滑坡为第一期滑坡前缘的解体滑动形成。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区内存在多种地表变形迹象,主要包括次级滑坡、陡坡崩塌、地面沉降及拉裂缝等。
随后,实践队前往夏琼寺滑坡进行考察。夏琼寺滑坡位于我国一级和二级阶梯的过渡带,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该区域内存在众多特大型古滑坡,危害严重。
在考察过程中,张成龙老师详细分析了夏琼寺滑坡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由于该区域内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较多,地质灾害的发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后期的综合防治应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以有效应对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问题。
图3 张成龙老师分析滑坡地貌 (姚佳宜摄)
下午,实践队前往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进行考察。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李家峡水库沿岸,坐落于黄河峡谷区,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腹地的过渡带,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该公园拥有大陆构造-河流侵蚀形成的河谷地貌和风成黄土地貌。
在考察过程中,张成龙老师讲述了公园内的红色砂岩地貌,形成了独特的丹霞景观,展示了长期风化和侵蚀作用下的地质美景。这些红色砂岩经过风雨侵蚀,形成了壮观的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和峡谷沟壑,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长安大学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的优良精神风貌,也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科考成员王昊表示,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和研究,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