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接力,薪火相传”,恰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九十华诞,愿为学校献上祝福, 2024年7月至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多地访校友专项团积极采访各阶段各时期的校友,为90周年校庆凝聚校友智慧,传达校友声音。
以访会友九十礼赞见代代薪传
采访是一个双向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校友分享的丰富学习经历和社会经验,体现了校友对母校青年的榜样引领作用,具有典型示范的育人价值。同时,校友以在读的母校大学生为窗口,得以看见如今西农之朝气面貌,为90周年校庆注入传承与进取的活水。
截至八月中旬,生命科学学院赴多地访校友专项团已经采访七名来自各个阶段和各个时期的校友,从刚本科毕业即将步入下一阶段的研究生到屡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北京博士,乃至留校教书的教授。一路采访,团队成员仿佛循着有生命的河,见证着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走出来的学生是如何追求着自身生命的高度,撑着希望的舟勇敢而坚毅地驶向远方的。
基建科研教育三管齐下携共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路发展建设,基建设施和学院氛围都越来越好了,不少受采访的留校教师表示。
采访杨文权教授图
杨文权老师是1999年来到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杨老师表示,“在基建方面,当时的八教还是一片就是草地嘛,上课的教室就一个三号楼。学科教育方面,基础科学系当时只有一个植物学,生物化学两个学科,现在我们学院有植物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等等,学科越来越全,发展很快。”
采访杨新娟教授图
此外就科研方面,在校教授有机化学,曾跨读工农理三个方向的杨新娟老师说,“早些年,当时的老师特别难,做一个样品出来检测,要送到西安,送到北京,不断地各种送。但是现在咱们学校有很好的这个仪器品牌,有很好的这个技术支持,还有很好的这种环境,真是往好的地方发展。”
采访张红云老师图
除了这两个方面,通过“2+3”的保研政策留校从事的张红云老师还指出了教育水平方面的提升,“学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师资水平的建设,引进优秀人才,这在学校和学院发展上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
五湖四海祝福集锦绘璀璨未来
团队采访围绕校友经历、学校建设、后辈心语和九秩祝福,展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蓬勃样貌,同时收集了天下桃李祝福。
杨文权老师:“希望学校越来越越发扬光大,希望我们以后,能让我们学校为自豪,也希望学校在以后能够取得更多成就。”
杨新娟老师:“九秩荣光,盛世华诞。培桃育李,再创辉煌。希望我们的西农变得越来越好。”
张红云老师:“祝母校未来的发展更加的欣欣向荣!”
同样是通过“2+3”的保研政策,之后在语言文化学院从事辅导员的丁思悦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步入社会,能感觉西农带给你的这个光荣和荣誉感是油然而生的。”
生物技术2014届本科毕业生。现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博士后的兰子君:“祝母校基业长青,桃李满天下。”
保研在读学生何思翰:“祝母校生日快乐,越来越好。”
保研在读学生胡永帅:“九十载春华秋实,祝福母校更加辉煌!
暑期实践团队合照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