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长安大学“传承红色魂,探访三秦地”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17日至20日赴陕西铜川、延安,深入探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以及延安新闻纪念馆。旨在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感,并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在实践中上好思政大课,感悟使命担当。
2024年8月18日,实践团队抵达了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的不懈奋斗和牺牲。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认真聆听了关于这段历史的详细介绍,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以及详实的文字记录,回顾了当年陕甘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照金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激励着当年的革命者,也成为鼓舞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支柱。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合影
8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延安新闻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不仅是陕西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场所。队员们在这里通过丰富的展品,包括照片、实物、文献等,深入了解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传播党的声音,用他们的笔杆子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坚定的职业精神和深厚的国家情怀令人动容,也成为了后来人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实践队抵达杨家岭革命旧址后,首先参观了中央大礼堂旧址。这座礼堂曾是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队员们在这里驻足良久,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大会的庄重氛围。礼堂内部的陈设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随后,队员们沿着蜿蜒的小径,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每到一处,队员们都会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详细了解每一位革命领袖在延安时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毛泽东的旧居,看到他的办公桌和简陋的生活用品,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革命领袖艰苦奋斗的精神。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还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内同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开展了一次讨论活动。队员们和宣讲团成员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感悟使命担当”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这片充满革命历史的土地上,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实践团队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内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厚重,而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不仅要坚守文化内涵,还要为不断丰富其时代内容作出自己的贡献。”实践队员道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