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秸秆还田展新貌,青年勇担振兴使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 2024-08-28 浏览:


    为调查当地秸秆还田利用现状、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和需求、当地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81-8月12日一支由西北农林大学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石家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聚焦于农村秸秆还田与农作物种植情况,旨在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image.png

图 1  团队合照

    随着夏收季节的到来,石家村地区一片繁忙景象,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收割好的小麦以及玉米。调研团队首先关注了秸秆还田这一环保举措的实施情况,据受访村民介绍,收割后的玉米小麦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并直接还田,实现了秸秆的快速处理与土壤增肥。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提升了土壤质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村民们纷纷表示,秸秆还田既环保又高效,是农业生产的一大进步。

image.png

图 2 小麦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调研团队发现石家村地区正逐步向科学种植和现代化机械作业转变。以玉米为例,各村庄合理规划播种面积和品种布局,引入现代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播种机,大幅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此外,团队从受访村民处了解到村里会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普及科学种植知识。这些措施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调研团队了解到,石家村地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上也进行了优化调整,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外,蔬菜作物等经济作物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多元化的种植结构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还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22年陕西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占比较大,同时蔬菜作物的播种面积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image.png

图 3 玉米地调研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深刻感受到了陕西农村在秸秆还田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的积极变化,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调研结果和所见所闻带回学校,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素材,同时,他们也将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展望未来,陕西省农村地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科技投入和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农村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杨丹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