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相应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2024年7-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探源队深入西安市黄良新村开展“三下乡”实地调研,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贡献青春力量。
数据筑基,把脉乡村发展
活动初期,探源队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搜集陕西省内上百个乡村振兴示范镇的资料,涵盖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产业分布、基础设施及荣誉成就等多个维度。通过细致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团队发现,陕西省多数村镇的经济支柱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而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亦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这一发现为后续实地考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走进黄良,聆听乡村故事
7月24日,探源队抵达黄良新村,受到黄良新村第一书记的热情接待。在支农实践座谈会上,队员们认真聆听黄良街道的经济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策略,并就当地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交流。随后,书记亲自带领团队参观黄良文化创意街区,详细介绍了街区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蜕变历程,展现了黄良新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图为队员采访肉夹馍店主。赵紫艺摄
深入一线,感知民生百态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探源队分头行动,深入黄良新村的每一个角落,与村民、商户、村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本源茶馆,队员们被店主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与创新融合所打动;在老奶奶家中,队员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普通村民生活带来的切实改善;在肉夹馍小店与豆腐铺子前,传统美食的匠心独运与经营智慧让队员们印象深刻;曜埜茶室与褪色花园的探访,则让队员们领略到了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
图为队员采访街区商铺店主。赵紫艺摄
成果丰硕,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活动进入尾声,探源队成员将实地考察的照片、视频及访谈记录整理成丰富的宣传材料,有效提升了黄良新村及文化创意街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团队还撰写了详实的调研报告与活动总结,从多个角度对黄良新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探源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与认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团队在黄良文化创意街区合影。赵紫艺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西安市长安区乡村振兴探源队,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智慧点亮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勇往直前,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