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2024年8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设施农业调研团走进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马家沟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与当地农民共同探索现代设施园艺技术的应用,并深入了解设施园艺智慧化管控产品的应用情况及市场需求。
图1 队员在马家沟村合影
马家沟村位于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农民长期面临广种薄收的困境。但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引导,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大棚兴农的新路,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冬季闲置生产方式,还成为村民们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温室大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人工操作、专业性强、温控系统设备故障难以及时发现、大棚实际温度及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无法有效采集等。针对这些问题,调研团前往进行实地调研,力求探究出中国智慧设施农业的新思路。
图2 大队书记与队员们交谈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农户温室大棚的智慧化普及情况与实际需求。聂文雄是马家沟村的大队书记,他对于温室智能化设备的引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虽然目前大部分村民家里的大棚已经配备了电动卷帘,但仍需每天手动操作,特别是在天气恶劣时更为不便。他期望智能化设备的引入能让农户坐在家里就能自动控制大棚,极大节省劳动力。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村中的大棚卷被大部分已实现机电控制,但远程控制功能尚不普及,侧通风则完全依赖手动操作。对于智能化控制的需求,大部分棚户表示期待,认为这能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并提升作物品质。但也有少量棚户持保留意见,他们主要担心机器的可靠性以及投资成本。有村民建议设立低价大棚试点,以实际效果说服周围村民自发采用智能化系统。
图3 大队书记带领队员下地参观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将重点围绕农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探索智慧设施农业在延安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团队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计划与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化设备的研发与普及,力求为延安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团队还将整理调研数据,形成详细的报告,为后续的智慧农业项目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