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指出。)
2024年8月14日,西安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洛桥筑梦队,踏上了前往商洛市法官镇黄家店小学的征程,20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跨越山海,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这片渴望知识的土地上。此次活动由西安财经大学志愿者团队精心策划,旨在通过教育资源的下沉,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前行的道路,传递希望的力量。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指向国家未来。2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专业领域,怀抱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不畏艰辛,勇于挑战,克服了生活条件的艰苦,用心用情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也为自己的青春岁月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在支教期间,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知识,还精心开设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兴趣课程,旨在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此外,他们独具匠心地策划了各种课外活动,如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文艺汇演等,使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此外,志愿者们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激动人心的征文比赛、色彩斑斓的书画展览、以及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等,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与活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洛桥筑梦队秉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的理念,深入走访基层,以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实情的政策。我们来到村民的家里及村中的田间地头,与农民们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分享的喜悦。每一句朴实的话语,都透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依恋。
振翮于霞光之渺,添彩苍穹;聚沙成塔,汇溪成海。此次支教活动,如同一股清流,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滋养,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了梦想的种子。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如同春风化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火种,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一定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成为闪耀的星辰,照亮人生的旅途。
展望未来,西安财经大学“洛桥筑梦队”的支教行动将继续前行,为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与希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公平的阳光将普照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青春筑梦播薪火 支教赋能绘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15日至31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冯家村,开展为
“ 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编程伴童行,AI普新知,反诈护社区。 为了推动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7月7日至7月22日,西安航空学院“E心一意”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延光社区,开展了“七彩假期”
韶光筑梦结硕果 艺彩绽芳启新程。七月流火,夏木成荫。2025年7月31日上午9时,洛川县冯家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内掌声雷动、 笑语盈盈。 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与村里孩子们联袂呈现的文艺汇演在此温情启幕。十五天的教与学,在歌声
教育为翼,可载乡土少年越山向海。2025年暑期,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假社会实践团深耕永乡镇冯家村,以15天的浸润式教学,将传统文化的根脉、科技创新的活力、乡土情感的温度熔铸为系列特色课程。从笔墨间的文化传承到指尖上的科技创想,从
躬耕沃野淬初心,情系桑梓砺担当。 为响应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将青春热忱融入乡土实践,2025年7月27日,西安思源学院“筑梦·逐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冯家村。从庭院里的孝亲暖意,到果林间的历史回响,再到田垄上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