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回延安”实践队前往八一敬老院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长安大学 2024-08-25 浏览:

8月22日电(通讯员 谢玉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感悟革命精神和延安精神,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重温峥嵘岁月,传承革命基因,8月22日,长安大学“回延安——追寻革命圣火,重温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八一敬老院开展“听革命英雄讲党课”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八一敬老院支部书记、院长薛莉,护理一科科长郭帅全程参与。

走进八一敬老院,致敬最可爱的人

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始建于1959年,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八一”冠名的敬老院,院内休养的红军老战士、老复员军人皆是党和人民敬重的共和国功臣,是弘扬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image.png

 

(护理一科科长郭帅介绍院区情况 来旭霏 摄)

护理一科科长郭帅介绍院区情况。她介绍道,八一敬老院是延安精神的“主窗口”,这里的老人都是“政治活教材”、延安精神的亲历者;敬老院长期坚持“红色养老、亲情养老、文化养老、环境养老”,为休养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在端午节为老人包粽子、包香囊,在重阳节给老人们集体祝寿、切蛋糕、吃长寿面;此外,院区设有图书室、书法室、娱乐室、健身室、种植区,定期组织文艺演出、趣味比赛,老兵们在这里过得都很开心。

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峥嵘岁月

进入敬老院,实践队见到了身着军装的付态恩、刘玉吉等老兵。庭院树荫下,实践队员们围坐在老兵身旁,聆听着那些追寻信仰的奋斗史,付态恩、刘玉吉两位老兵虽已耄耋之年,饱经战火洗礼,但仍精神矍铄,那双历经风霜的眼睛依然闪烁着信仰的光芒,对那段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岁月仍记忆犹新。

93岁高龄的付态恩爷爷,1947年入伍(时年16岁),曾参战兰州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付爷爷讲述了他抗美援朝的经历,说道: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在上甘岭战役中,全力投入防御作战,依托坑道工事阻敌来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朝鲜人民很感激中国军队的支援。你们年轻人一定要要好好学习,保家卫国。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队员聆听付态恩爷爷讲述红色故事 来旭霏 摄)

91岁的刘玉吉爷爷,1945年参军(时年12岁),参加过解放西北、西南战役、抗美援朝战役。刘玉吉爷爷说:“1951年,我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卫生队负责伤员救护和转运;当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缺少重型武器和空中运输;即使条件艰苦,志愿军不怕苦、不怕死,靠一杆长枪、一把炒面,奋勇作战,血战上甘岭、抵御“细菌战”,最终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说话间,刘玉吉爷爷动情唱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实践队员也跟着节奏打着拍子。

image.png

 

(实践队员聆听刘玉吉爷爷讲述红色故事 来旭霏 摄)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队员与爷爷们交谈、合影 来旭霏 摄)

擦亮红色品牌,传承革命基因


image.png 

(实践队员与爷爷们合影 来旭霏 摄)

实践队员与老兵们合影留念,深情道别。随后,与敬老院支部书记、院长薛莉,护理一科科长郭帅展开座谈。

image.png

(实践队员与院长薛莉、护理一科科长郭帅座谈 来旭霏 摄)

座谈中,同学们谈到,刘玉吉爷爷讲述红色故事时,唱起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周围爷爷们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合唱,苍劲有力、饱含岁月沧桑的歌声,久久回荡。这一刻,仿佛亲身体验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那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薛院长表示,敬老院将以服务革命功臣为主责,让红色品牌更亮,让精细化服务更优,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希望同学们能将这段宝贵体验与深刻感悟分享给更多青年,衷心欢迎每一位怀揣梦想与热忱的大学生来到这片革命圣土,共同探寻历史的足迹,播撒新时代的精神种子。

image.png

(实践队员在八一敬老院前合影 来旭霏 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硝烟已远,英雄迟暮,当年意气风发的战士虽已步履蹒跚,满头白发,他们的信仰却更加坚定。新时代新青年,应当牢记先辈教导,将革命精神薪火相传,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一敬老院也将以它不变的温情与敬意,继续守护着革命英雄,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永远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宋艾义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