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电(通讯员 王艺璇 刘菲)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8月23日,长安大学“回延安——追寻革命圣火·重温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延安市学习书院和延安博物馆进行实践学习。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8月23日上午,实践队前往学习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延安精神。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足迹,其精神文明更是熠熠生辉,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学习、接续奋斗。
实践队前往学习书院进行调研学习 来旭霏摄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随着工作人员阐述着习近平思想的精髓与深远意义,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学习之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乃至国家发展的不可替代性。
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讲解学习书院大厅标语 谢玉婵摄
在“伟大梦想”展厅中,实践队员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中国梦”时的相关视频,铿锵有力的话语透露出的对“中国梦”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队员。
实践队员们观看习近平第一次阐述中国梦时的新闻视频 施展摄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伟大思想”展厅。在这里,工作人员为大家详细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刘菲摄
在“伟大奋斗”展厅中,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了伟大奋斗在党的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延安精神永垂不朽,奋斗精神永不磨灭。实践队员深刻意识到,在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当代青年亟需不懈奋斗,以青春之姿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篇章。
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讲解伟大奋斗篇章 施展摄
最后,实践队前往学习书院的学习空间展开了红色经典书目阅读活动,深刻感受在文化传承中“文字的力量”。在未来,实践队员们将会时刻谨记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中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让红色的种子在青春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实践队员们研读红色书籍 来旭霏摄
“黄土高原,文明标识”
8月23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延安博物馆进行实践学习。“黄土高原,文明标识”延安承载着无数段光辉历史,延安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实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片,是展示延安精神的重要窗口、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图为实践队前往延安博物馆进行实践学习 来旭霏摄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延安博物馆的一个基本陈列馆和三个专题展览馆,以及部分临时展览。在立体而多样的展陈传播体系中,实践队员不仅领略到了黄帝陵、宝塔山、壶口瀑布等延安境内的标志性景观的历史文化,还深入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力量,馆中大量老革命家们的实物,如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文物和手迹,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和崇高。
图为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讲授馆内藏品 来旭霏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馆内进行调研学习 来旭霏摄
沧海桑田,这里是中国文明的美好曙光:塞上烽烟,这里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经过一天的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革命运动及其影响下所产生的伟大精神文明。“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接收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明熏陶,是当代青年人不可推脱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