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守护居住环境,共建美丽家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暑期自2024年6月29日周六起在指导老师张凡的指导下前往紫阁峪村调研
2024 年的暑期 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光里,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正以磅礴之势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以张兰鑫、程钰茹 常磊、冉朗浪、刘轩、高铭泽、苏昕玥、 杨奕桐、陈蓉、侯霖超组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市鄠邑区“守护绿色家园,共建美丽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实践活动暑期实践团前往鄠邑区紫阁峪村进行调查。 这支由来不同专业的 十余名大学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对祖国大地的深深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实地进行走访。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标识。为了了解和热爱当地文化,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文化展览。展览中,精美的壁画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孩子们围在壁画前,好奇地询问着每一件展品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大人们则在展品中找到了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感慨万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为当地民众普及卫生知识。从疾病预防到饮食营养,从心理健康到运动保健,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们了解到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引。当地政府和民众深刻领悟这一理念,积极采取行动,实现了生态保护。如今,我们可以发现随处可见的标语,茂密的森林。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吸引了众多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农耕生活,促进了乡村振兴。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城市与农村,连接了知识与实践,连接了大学生与社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活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改变。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们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他们在实践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图为紫阁峪村文化环境壁画 侯霖超 摄
图为紫阁峪村环境社会监督牌 常磊 摄
图为紫阁峪村周围生态环境图 张兰鑫 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合照图 程钰茹 摄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青苗逐光七彩成长季”社会实践团在蓝田县前卫镇 大亮村 为当地儿童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
群山叠翠的怒江峡谷间,一排排崭新的安置社区如珍珠般散落。傈僳族老人与白族青年在广场共跳民族舞,怒族孩童与汉族伙伴在双语课堂齐诵课文——这幅多民族共生图景,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调研团队此行的研究焦点。2025年8月8日,西北农林科
2025年8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星火寻光”实践队奔赴陕西多地,开启了一场以 “ 传承·启迪·担当 ” 为主题的校友寻访之旅。队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一批批西农学子在更广阔行业中的卓越成就,更通过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到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