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三下乡:终南山下,新村艺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8-27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林梁搏成 )从“外出逐梦”到“回乡筑梦”,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乡村振兴的擂鼓也越敲越响。终南山下,在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道下辖的黄良新村和葛邵村,游客孩童的熙攘与磨豆机的轰鸣勾勒出一幅幸福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图景。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黄良新村与葛邵村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走进黄良街道,探寻乡村振兴的发展宝典。

创意文化与现代商业的交融

黄良新村位于子午大道中段,由黄良镇村、黄良村两个自然村组成。“2021年,街村两级产生了将黄良新村发展成为文化艺术品类聚集村庄的想法,争取到相应政策支持后,先后解决了道路排水和照明问题,陆续引进了30多家商铺进驻。”陕西省2021届定向选调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2019届校友、黄良新村第一书记王叶在介绍街区情况时如数家珍。村民家门口实现了从“臭水沟”转变成艺术街区的精彩蝶变,王叶不仅给实践团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基层干事课,也把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接力棒传到了实践团手中。

7be60a61c2615e7c753bd8a643879d04.jpeg

队员学习黄良文化街区发展历程

“现在的农村生活方便,又有远离喧嚣的惬意。”“瓶子花”咖啡民宿的主理人王妮娜熟练地磨出一杯咖啡,双手为实践团成员奉上清香。前不久,新华社记者前来文化街区采访了王妮娜。“咖啡馆的卖点不只有咖啡,更有诗意田园的生活。”无论是面对新华社的记者,还是和实践团成员交谈,她眼里一直闪烁着光,这是新时代新农村新希望的光芒。

424de0d0ca8b40586eca16c10a4237c3.png

王妮娜在制作咖啡

目前在黄良新村文化艺术街区创业的年轻人占到了总数的95%。除了“老村民”回家开店,还吸引了具有乡土情怀的三四十名年轻“新村民”扎根乡村,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开设“潮店”。当乡村沉睡的资源被年轻人盘活,文化艺术也就融入了乡土、点亮了乡村,同时更营造出“新老村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面貌。

非遗技艺和现代工业的碰撞

葛邵村锅烧豆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村里人一直都在传承锅烧豆腐的传统制作手艺,手工制作的味道是一代代葛村人的回忆。”村干部王辉介绍,葛村豆腐选用优质黄豆,通过浸泡、磨浆、煮浆、点卤、压包、成形等7道工序精心制作。葛村豆腐用石膏点卤,用柴禾锅烧,豆腐白、嫩、筋、爽、甜、醇、香,广受消费者欢迎。

8ec341200fbf771fdbc21742e01f9d0a.jpeg

葛邵村锅烧豆腐标志点

下午3点多,在锅边摇浆的孙明辉早已经汗如雨下。“豆腐要做得鲜嫩香醇,滤渣和点浆最为关键。”他家的豆腐在滤渣过程中就有五道工序,洗好的黄豆经过三遍磨浆后被打成粗浆,之后倒入白色滤布中,手工摇浆20分钟,滤后的浆水在大火烧开后,经过滤布舀至大桶中。反复过滤的豆浆保证了豆腐细滑质感。

从以前户户为营的家庭小作坊,逐步发展到大批量加工生产的豆腐作坊,变化的是规模和产量,不变的是传统制作豆腐的手工艺。如今的葛村豆腐在传承手工制作工艺的同时,豆制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衍生出了豆腐泡、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等多个产品,年产豆制品1460多万斤,年产值4000多万元,带动相关从业人员300多人,豆腐已成为葛邵村兴村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3b6406e7ae496763e53a08df996753a8.jpeg

葛邵村锅烧豆腐家庭作坊

然而,葛邵村锅烧豆腐发展同样面临一些问题。“您平时购买豆腐时候有没有发现盗用葛村豆腐品牌的现象?”“家中通过制作豆腐一年的收入能达到多少?”实践团对葛邵村豆腐产业的发展情况、产品种类、制作工艺及其村民收入等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和村民、工坊坊主和村干部的交流,队员们发现当前葛邵村豆腐面临品牌保护欠缺、生产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艺术文化浸润着现代人的心脾,非遗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未来,要继续丰富艺术街区文化类型,打造更高质量的黄良新村艺术“IP”,同时将葛邵村锅烧豆腐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小作坊规范化生产有机结合,让“小豆腐”带动“大产业”,小步快跑,步履不停,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一步,团队将结合专业知识,联系学院专家学者,谋划制定关于葛村豆腐家庭作坊规范化生产制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进一步推进葛邵村豆腐产业发展贡献更多西农智慧。

08393b3e65d936cdeb726e1142adb7a8_720.jpg

实践团在黄良街道办合影

如今,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从城市回到乡村,他们沿着越来越宽的村道,走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已不想和家乡说再见。


责任编辑:林梁搏成 李俊泉 李喆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欧博自控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顺利

陕西大学生网讯 (通讯员:杨宗龙)7月9日至11日,我校光刃出鞘,万物皆清实践团队一行4人赴西安欧博自控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以便携式激光销爆器技术优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企业研发一线、实地考察、户外实验观摩和技术交流,团队成员不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西安理工大学 “秦风楮韵” 实践队走进雁塔基层开展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历史记忆。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生机,西安理工大学“秦风楮韵”实践队积极行动,通过深入校园、扎根社区、联动文化场馆等多元途径,创新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西安暑期禁毒防艾宣讲团赴陕西

青春下乡送安康,禁毒防艾筑防线——西建大学子乡村禁毒防艾宣讲记 在毒与艾滋病威胁仍存的当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禁毒防艾护安康”暑期宣讲团,怀揣着使命与担当,奔赴陕西省西安市武功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禁毒防艾知识普及之旅。 这支由多名热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古村保护新路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赴洛南县助力非

2025 年 8 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赴洛南县古民居调研队” 深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金鞍村鞑子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 “非遗活化背景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与豆腐文化协同保护研究” 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村民访谈和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赴甘肃花桥村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开头 2025年8月4日至1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花桥村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赴甘肃省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依托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三部曲”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生态景区),从“烂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