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民间艺术守望小队”为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精髓,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民间艺术守望小队”前往洛川开展“璞玉传承:非遗文化保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1站:8月19日守望小队先前往了被誉为璀璨的文化明珠——延安艺术中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进行参观,在众多非遗作品下,我们对安塞剪纸,洛川面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联系到相关的非遗传承人。
图为小队成员参观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图为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作品
第2站:8月20日—21日,我们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找到第一位非遗传承人——安塞剪纸李福爱。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安塞剪纸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数字设备创作和手工艺术品之间的竞争。
图为李福爱老师工作过程
图为小队成员与李福爱老师交流
图为小队成员与李福爱老师合照
第3站:8月22日,守望小队抵达了洛川东站,我们先前往洛川面花党会莉老师的工作室,我们都被精美的面花所吸引。在党老师的引荐下,我们前往洛川非物质文化陈列馆参观,并对王维馆长进行采访。
图为小队成员车站合照
图为小队成员前往传承人家中照片
图为小队成员与党会莉老师合照
图为党老师,小队成员与王维馆长交流
图为小队成员在洛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在采访过程中,党老师又提到了另一项非遗文化——洛川毛麻绣,他不但有剪纸的特点,还具备刺绣的风韵,工艺精细,我们找到了第2代毛麻绣传承人——王桂莲,当天下午我们就一起前往了王老师的工作室。
图为小队成员参观王桂莲老师工作室
图为小队成员与王桂莲老师合照
图为王桂莲老师荣誉墙
第4站:8月23日~8月24日,我们分成两小组分别进行学习,一起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
图为王桂莲老师指导小队成员制作毛麻绣
图为党会莉老师指导小队成员制作面花
8月25日,由于我们对面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一天,党老师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教导。
图为小队成员学习面花照片
在党老师和王老师的细心教导下,经过漫长的两天学习,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小作品。
图为小队成员面花学习成果
图为小队成员毛麻绣学习成果
剪纸、面花和毛麻绣看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做的好,就必须下一番功夫,专注力、耐心、想象力必不可少。党老师和王老师坚持二十几年才有现在的成果,相比于我们,仅仅学的是皮毛。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运用短视频、直播、新闻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非遗文化有效地记录和传播,让非遗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