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的“追寻红色足迹·光耀陕北新能”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汤陈麟的带领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征程。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学习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实践之旅,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
在8月21日,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位于清凉山麓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深入探索了新闻与信息传播的历史演变。通过纪念馆中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他们深刻理解了延安新闻纪念馆所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时期如何巧妙运用新闻传播策略,将广大民众紧密团结起来,构筑起坚不可摧的舆论防线。这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深刻铭记与崇高致敬,也是对新闻事业未来的厚望,同时为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为队员们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的情景
离开清凉山,队员们抵达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在这里,通过多种展示形式,他们深刻体验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如何领导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斗争历程及其作出的巨大贡献。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陕北是两个关键点,既是我们的落脚点,也是我们的出发点……陕北已经成为了我们所有工作的试验田。”这凸显了当时陕北在全国革命中的核心地位。实践队员们仔细地参观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献、时代影像资料以及多媒体互动展览,仿佛穿越时空,重温了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图为队员们参观西北局旧址的情景
在8月22日,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遗址以及枣园革命旧址。这次的参观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革命圣地的历史底蕴。每一座纪念馆、每一处旧址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实地的参观学习,队员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仰和理想。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延安历史
8月23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延安红街,深入探索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在张宁老师的精彩讲解下,队员们领悟到看似简单的窗花剪纸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他们也见识到了烟熏剪纸、国画染色剪纸等传统艺术如何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张宁老师向实践队员传授剪纸技术要领之后,队员们开始独立尝试剪纸,逐渐创作出自己心仪的生肖剪纸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张宁老师始终耐心地指导队员们如何精细地处理剪纸的每一个细节。面对挑战,团队成员们也乐于向张老师求助,老师也是有求必应,尽其所能向成员们展示更精湛的剪纸技巧,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图为实践队结束后与老师的合照
此次延安之旅,主题为“红色圣地延安情,革命精神永流传”,已圆满落幕。队员们在这些日子里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认识,真正领悟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同时,我们也祝愿延安继续秉承其精神内核,不断强化“红色圣地”这一闪亮的标识。
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2025年8月1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实践团启程前往川藏公路,开展沿线服务站设施优化调研。团队 依托专业北京, 从成都平原启程,沿国道318一路西行,深入新津、浦江石像、天全、泸定、折
高原驿站,民生纽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学子深入雪域高原,为川藏公路服务站升级注入专业智慧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邓科 刘艺柔)在响应国家边疆民生与交通发展战略,破解高海拔地区公共服务瓶颈的号召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天路驿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