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智化兴农路,共绘永利图

2024-08-30 浏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更好服务群众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赴永利调研队前往宝鸡市金台区永利村,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与干部村民交谈等方式,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怀揣服务“三农”的热忱,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智化兴农路,共绘永利图

“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来到金台区永利村后,团队指导教师,化学与药学院副院长周文明教授与以董秦宝村委副书记为代表的村干部进行亲切会谈。

座谈会上,董秦宝表示,此次活动是金台区和西农化药学院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起点,开启了金台区与化药学院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将为金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image.png

图为村委副书记董秦宝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永利村情况        通讯员黄磊 摄

“村里这几年发展的好的多了,这都归功于我们村的宁老书记,要不是他自掏腰包带我们出去调研,学到了外面成功的经验,我们村的脱贫致富路也不会这么顺畅。”谈起村里的发展,董秦宝很是激动,他详细向调研队全体成员分享了村子的发展史。但当谈论起乡村发展中所存在的难处时,董秦宝有些失望地表示:乡村里面留不住年轻人,虽然现在作物产量比以前高了,但是其投入成本高,回报少,经济效应慢,农民要达到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仍有很大一步路要走。

周文明在会后与调研队成员在田间地头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同村中住户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居民实际生活情况,作物种植情况,乡村发展情况,以及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难处。在对农户家中的实地调研中,发现散户的各类蔬果个体种植数量减少了,转变为了集约化的合作社模式。这种转型一方面为乡村建设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好处,另一方面也对乡村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技春风润桃红,共绘乡村新画卷

调研队成员深入永利村桃园,正值桃子成熟之际,采访了当地的技术员、采摘村民。第一书记李建华为调查队成员进行讲解,并带领我们深入了解桃园精细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桃园,这片永利村民三秦人们辛勤耕耘催生的沃土,正迎来一年中最忙碌、最期待的时刻。然而,桃子的品相问题却成了关注的焦点。第一书记李建华在调研中指出:“桃的品相还可以更好一些,一些桃树今年上药可能晚了,导致出了一些虫蛀。大规模种植的桃树,精细化管理的难度确实比较大。”

image.png

图为第一书记李建华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桃园情况        通讯员黄磊 摄

“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桃子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李建华解释道。他指出,今年部分桃树出现虫蛀问题,主要是由于上药时间的延误,这不仅影响了桃子的外观,也降低了其市场价值。面对大规模种植,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实施精准的病虫害防控,是桃园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针对精细化管理的难点,李建华表示,桃园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村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同时,探索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科技手段,以实现桃园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

西北沃土藏智慧,农林学子探真谛

在西北广袤的大地上,永利村果蔬配送中心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调研团的成员。他们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土壤成分分析,为当地村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土壤是农业的根基,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第一书记李建华在采访中表示。为了帮助永利村的村民更科学地管理土地,调研团参与并组织了土壤成分分析活动。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当地村民进行土壤成分分析情况        通讯员杨雨林 摄

调研团成员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分析。学生们在带队教师的专业指导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土样。随后,他们在实验室中加水溶解土样,准备进行后续的检测。接着,他们加入标液,先是测空白,以校准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再测标准,用以建立参照,最后,他们测到了待测样,记录下每一项指标的数据,为土壤成分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调研团成员希望通过此次分析,不仅可以找出土壤中所缺的成分,也能教会了村民如何根据土壤的成分来调整施肥方案。

调研团成员表示,他们将定期回访永利村,持续关注土壤健康状况,为村民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在西北的沃土上,农林学子用专业知识探索真谛,他们与村民携手,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这份来自大地深处的智慧,正逐渐转化为丰收的果实,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责任编辑:杨雨林
相关文章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寿宁“红绿融合”新范式:一座廊桥的文旅增值链——西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延安开展科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实践团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