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系,深入基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赴西安市多区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2024年7月26日至8月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组建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于西安市高新区、新城区等社区单位,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群众服务活动,以“帮服群众、共建美好”为核心理念,贯彻和谐、友爱、互助精神,为社区基层提供实际帮助,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建设群众更满意的美好社区。
图1 -帮服群众 共建美好
实践初期,团队首先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并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在居委会的指导下,团队制定出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开始对社区进行全面调研,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观察等方式,很快了解到大量关于社区人口比重、现状需求以及存在问题的一手资料。高新区新城区的许多社区也存在部分环境卫生不到位、绿化带破坏的现象,并且社区内老年人口的社会常识、法律意识欠缺,另外还有邻里之间关系疏远,居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交流。针对诸多问题,团队小组与居委会共同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决定在接下来的实践中逐步实行开展。
针对环境卫生问题,社区居委会发动志愿者,与我们的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基层治理氛围的和谐。我们分组行动,对社区街道的卫生展开全面清理,也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倡导大家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图2 -社区环境整治
之后,团队成员继续展现了此次对于社区的深切人文关怀。成员们根据自身所学,指导居民如何正确维护自身权益。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介绍金融理念知识,了解投资理财及风险,谨防电信诈骗等等,尽己所能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服务群众,共建基层。
图3 -普法宣讲
另外在整体宣传与教育方面,为了增进邻里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团队策划并组织了多场邻里活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相互认识和了解,邻里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还建立了社区微信群和 QQ群等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居民们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提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积极参与社区宣传与教育工作。团队成员利用社区公告栏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社区动态和好人好事;还组织了居民大会和座谈会,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居委会反馈。这些工作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图4 -法律咨询讲解
图5 -居委会座谈会
通过这次实践,文学院的这支团队可以说受到了诸多社区居委会以及民众们的好评,同时团队自身也深刻认识到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社区工作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美好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实践团队一致认为在深刻感受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后,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也结识到了许多朋友和伙伴,我们要一起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经历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念。
在寿宁县下党乡,47.6米跨度的百年鸾峰廊桥不再仅是历史建筑——它已成为串联茶旅、艺术与红色IP的产业枢纽。 红色IP活化打破传统展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触摸丝绫里的非遗温度 为挖掘传统工艺价值,传承非遗文化基因,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匠心传艺,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奔赴山西长治堆锦博物馆,沉浸式触摸堆锦技艺脉络,在丝绫裁剪与色彩堆叠间,聆听非
为探索青年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新农人回村工程实践团”于2025年7月赴福建省寿宁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新农人回村工程”实施情况,学习青年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寿宁模式”。
数智赋能革命老区,创新书写为民答卷 2025年7月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延安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先后走访中国电信延安分公司、延安市应急指挥中心及枣园智慧派出所,实地探寻数智科技的前沿应用,以脚步丈量科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14日-15日,西安邮电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丝路商道:企业创新精神研学团”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前往军委三局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及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